(1)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的我国教育现状
创意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义乌市场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针对市场需求而设。坚持以服务市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就业就导向的发展趋势,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实力,彰显办学特色。我国发展创意产业最核心的困难问题在于缺乏杰出的创意人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才过剩,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大学应届毕业生高达611万;二是创意市场人才奇缺,使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三是现有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严重滞后,我国所引用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呈现出落后现象,在教学中可发现学生危机感差、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机械、理性、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忽略了对人性化的设计,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2)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艺术设计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工具上的变化,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逐渐出现。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很多高校教学中虽根据社会需求制定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由于对社会需求的真实情况缺乏实际的调查研究,使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流于形式,缺乏执行力度;二是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对科目的整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做到学科间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影响对创新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三是学科教学模式较传统,很多院校在进行艺术设计教育时,仅限于图纸,且对材料、市场、设计的功能性和价值性的调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四是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进入学校直接任教,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加之学校又很少为教师提供外出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场所,在产学研脱节环境下培养的学生将与创意人才标准要求发生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阻碍在教学中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