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和教师依然坚持以传统应试教育的观点来看待艺术教育,片面地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认识程度不足。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课程设置不当,过于重视专业课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客观基础,设置了很多难度较大的课程,至于相关艺术教育课程,则是尽可能少地安排,甚至不安排,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常常照本宣科,内容十分枯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但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艺术知识,常常无法解答学生的疑问,无法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渴望。同时,他们往往会采用传统应试教育的观点来对待学生的学习,认为艺术教育课程是所谓的“边缘”课程,随便教教即可,所讲的知识点也常常不按照学生的客观基础来,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
(三)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创办了艺术教育团体,但许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忽视了学生的客观基础。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依然采取传统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的欠缺,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部分教师甚至采取搪塞等方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下,学生基本无法见到教师,无法及时地将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调整自身的授课策略,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缺乏足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艺术教育常常需要足够的场地、多媒体、乐器等软硬件基础设施,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对此方面的投入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需要教师综合使用互联网、相关乐器等才能完成,如在学习音乐时,常常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出相应的乐曲,然后展示出曲谱或歌词,讲解内容和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单调,如果使用乐器将乐曲在现场展示出来,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