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活态传承”方式
(一)“活态传承”下的原生态保守理念
民间艺术的活态视觉表征是建立在“活态传承”的基础之上的。由于传承的手段与目的不同,不同主体对于民间艺术所秉承的传承理念也各异。目前最为广泛的“活态传承”还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的身心相授,通过口口传承的方式将自家的制作方法与技术传给后人,且认为进行技术创新是破坏民间艺术的行为,坚守原生态的保守观,这样的传承虽然保证原生态的本真,但在新媒体时代却容易将民间艺术至于崩溃的边缘境地。
(二)文化意蕴与技术创新的多元融合
部分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意识到了现代化进程下工艺的挑战,于是部分摒弃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技术制作,改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技术创新来迎合受众群体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比较理性化的传承。改变技术,却保留其中的文化意蕴,将民间艺术的图像与新媒体结合,或者是改变民间艺术的图像,来适应当今时代的审美口味,这些都是现代元素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形式。
(三)消费文化下的受众情感需求
当今社会商品的市场性与消费性决定了民间艺术的境地,迎合大众情感需求和审美口味已经成为了不少人追求的目标。许多传承人冒着摒弃民间艺术的文化精髓的危险,根据大众的情感需求来对民间艺术的具体表征加以设计,使之在盲目的消费文化下畅销,而不是坚守理念,将传统文明持久性保存更久。这种盲目的改变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是一种摧毁,但却为企业或个体经营挣得了大量的资金,因此成为不少人选择的“活态传承”方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