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一)丰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

  传统的艺术设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需要很多的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工序复杂,工作时间长,同时创作具有单向前延性,不具逆转性,一旦着手,并不能回溯,出现问题必须推翻重新开始。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能够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想象,灵活自如地调动各种色彩、线条和图形元素,创作出异常逼真乃至超越现实的艺术作品,而且能够根据审美标准和预定效果,及时修正,因为现代化的新媒体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撤销功能,能够根据需要随时修改,能够后退和前进,反复比较,给设计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也留给了设计者更久的创新时间,尤其是能够根据互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表现形式,甚至根据自己前后的审美感知,在实践中即时调整自己的设计中的审美标准以及创作表现。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网络传播形式和速度的变化,尤其是各种新媒体艺术设计软件和硬件产品的不断推出,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形式。比如,智能手机、网络云电视、虚拟互动媒体不断出现,都将给新媒体艺术设计带来更加多样的展示平台。传统的艺术设计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新媒体艺术设计也将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富新意的创作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艺术设计内容。

  (二)拓展传统艺术设计的思维外延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给传统的艺术设计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促进艺术设计领域进行深度变革,影响了每一个设计者的心理、环境和对象,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设计的思维。传统艺术设计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不断在传承中谋求变革,运用更新的科技元素,实现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尤其是通过现代新媒体数字技术让作品更加彰显人性。创作手段的变革推动创作思维的拓展,创作思维的延伸又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向更宽更广的领域拓展,推动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传统艺术设计手段的花样翻新

  传统的艺术设计都是依靠纯手工绘制,借助常规的纸笔、规尺工具,通过勾形、渲染等方式手段设计艺术作品。所有的工序都沿着一个正向前延,不可逆转,更改设计异常繁琐,甚至需要推翻重建,费工费料,效率低下。运用新媒体数字工具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手工,各种软件不断涌现,虚拟工具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高仿真模拟,实现比传统艺术设计更加逼真的效果,根据需要能够快速修正和重新润色,有效克服了传统设计的不可延续性的弊端,实现构思、设计、修正、制作、使用的反复性和连贯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新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在此基础上的艺术设计将会更加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更新的艺术作品,引领艺术创作向前推进。

为您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态上的应用   形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对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艺术造型中通过几何以及有机的对符号的线条和色彩等等进行处理,加上一定特殊的含义,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色彩。在不同的地..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它包括图腾、书法、汉字、绘画、剪纸、刺绣等等。传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多样丰富性以及民族乡,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帮助我们..

秦汉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独特,造诣之高令现代人津津乐道。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至今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艺术宝库,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取其精华,加以弘扬   秦汉时期装饰艺术表现主题上..

电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积极影响

电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

  (一)审美趣味的媚俗化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其商业化的特征决定了电影艺术必须要倚重市场,通过媚俗的方式讨好大众以谋取利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当代电影制作的根本价值目..

书籍装帧设计的要求

  (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人们对书籍的第一感觉首先是通过书籍的外观传递的。因此,书籍的装帧设计首先应该突出审美性。书籍的包装应该能够给读者美的心理感受,并且通过书籍的外部包装向读者传递出书籍要表达的..

书籍装帧的包装设计

  (一)书籍的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的封面是读者了解书籍大致内容的“窗口”。因此,书籍的封面设计所要表现的意境要和书籍的内容一致,向读者传递出书籍的内涵。比如,在对书法题材的书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