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壮民歌的艺术特征研究

  (一)丰富的类型。黑衣壮山歌是一个丰富的系统,包含多种类型,如“论”、“诗敏”、“尼的呀”等多个种类,不同的种类在演唱形式、音乐风格等方面均有不同,带给人们多元化的审美感受。如“论”,这是黑衣壮民歌中的单声部类型,主要流传于那坡、大新、防城等地,属于高腔山歌,所以也被称为是“过山腔”,以男女对唱为主。在男女对唱中,有一种黑衣壮民歌中特有的对仗形式,即演唱内容的对仗,如男唱天、女唱地;男唱山,女唱水;男唱哥哥,女唱妹妹等。男声多用真声和假声的结合,被称为“阴阳嗓”,而女声则多用假声。在群山之间,男女歌手纵情歌唱,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有一阵阵动人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又如“诗敏”,这是黑衣壮最具有代表性的多声部民歌形式,主要流传于那坡县。与“论”不同的是,“诗敏”多采用五声商调式,速度较慢,曲调舒缓而悠扬,歌词多为七言四句歌,并伴有大量的衬词。在具体的演唱中,男女两个声部始终保持着同调式而不同音高的关系,猛然听上去似乎感觉有些混乱,但是仔细听过之后,就会获得一种错落有致之感。“尼的呀”被誉为是黑衣壮山歌的名片,因为采用了合唱的形式,所以能够充分体现出黑衣壮人民热情、质朴的性格,同时因为歌曲的可塑性较强,所以可以融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2000年初,由20多个黑衣壮姑娘和小伙组成的“尼的呀”合唱团,凭借《山歌年年唱春光》一曲,一举获得了全国群众歌咏比赛一等奖,并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成为了黑衣壮山歌中最响亮的品牌。

  (二)鲜明的风格。黑衣壮山歌之所以能够受到普遍的欢迎,就是因为其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能够带给人们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地域性。地域环境对于民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比如中国北方的民歌,多是粗犷和豪放的,旋律多大跳和小跳;南方的民歌则细腻委婉,旋律以级进为主。黑衣壮族群生活于群山之中,地域环境较为特殊,如果对该环境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聆听黑衣壮山歌时,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满眼是翠绿的高山和树木,一条弯弯的山路直通到大山的深处,苍鹰在陡峭嶙峋的山岩上盘旋,人们就坐在梯田上、火塘边,静静聆听着这天籁之音。其次是生活性。民歌诞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所以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黑衣壮民歌也不例外,通过黑衣壮民歌,能够对该族群的生活有全面的了解和感悟。而且其并不是对生活简单直白的描述,而是多采用比喻、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段,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艺术再现,所以是超越生活、高于生活的。如“画眉飞进油茶林,山山都是唱歌人;挑着箩筐进山坳,装满茶果装满情”。以物喻人,形象鲜明;以物说理,通俗易懂,给人以自然和亲切之感。

  (三)独特的形式。虽然黑衣壮民歌十分丰富,但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乐律形态上,黑衣壮民歌多采用五音列构,多数曲调都在相邻的

为您推荐

现代环境艺术与色彩设计

  在环境中,色彩可以给人们营造出舒适感,充满情趣、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得益于对色彩的运用与设计。环境设计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但指建筑设计还包括规划设计以及雕塑、壁画等的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环境设计的主角。无论是..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态上的应用   形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对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艺术造型中通过几何以及有机的对符号的线条和色彩等等进行处理,加上一定特殊的含义,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色彩。在不同的地..

环境艺术的色彩需求

  环境艺术被称为是“会说话的眼睛”,它直接体现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通过关注人的需要,环境艺术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安慰人的精神。特定的环境引导着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女中音的形成和歌唱艺术的发展

  (一)19 世纪女中音的发展   19 世纪女中音的确立,是以历史性地涌现出一批新型女中音歌唱家为前提的。她们以高超的声乐技艺与高度文化修养、卓越的表演能力,展示了女中音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女中音形成时期的主要..

想象是琵琶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途径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也能够对未感知的事物产生联想。演奏者在音乐创造活动中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但是,所有的想象最终都必须..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和画面关系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和画面关系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声画合一,又可叫做“声画同步”或“写实声”。声画合一是声画蒙太奇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在影视作品中被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声画合一”,是指画面中的形象和它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