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的含义

  讽刺作为一种文学手法经常用于暴露描写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作家喜欢运用讽刺手法进行创作,外国的讽刺大师有莫里哀、薄伽丘、塞万提斯等。中国的讽刺大师如吴敬梓、蒲松龄、鲁迅、钱钟书等。这些作家都成功地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塑造人物和反映现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文学成就。

  鲁迅先生是运用讽刺艺术的大师,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是不合理的,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所谓讽刺,就是作者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揭露丑陋落后的现象,使人在会心的笑声中对这些现象予以否定。讽刺的手法多种多样:或正面进攻,或旁敲侧击;或讽刺揶揄;或正颜厉色,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电影创作中,使用讽刺手法都能起到针砭时弊的作用。总观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其题材往往贴近现实生活,人物形象大众化。他通过镜头将日常生活中那些常见的可笑、丑陋,甚至黑暗的人和事通过自己的冯氏幽默呈现在荧屏上,使人们在捧腹大笑之余思考一些人生问题。可以说,冯小刚导演是中国电影界的讽刺大师,他曾说过:从《甲方乙方》开始,自己拍电影就不单纯是要把人逗乐,《私人定制》不是回归,而是自己对电影题材的继续探索,“绝不是仅逗人一乐,而是有刺刀的锋芒。王朔的东西最大特点是讽刺,我迷恋的是讽刺。”可见他对于讽刺的钟爱。

为您推荐

对社会现实的无情讽刺

  1、对等级观念的讽刺。菲尔丁对下层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在小说的讽刺对象中等级观念首当其冲。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中,等级观念非常严格,私生子是下层社会中地位最卑贱的一类人,书中多次向我们展示汤姆琼斯作为一个私..

《皮革马利翁》中幽默与讽刺的艺术

   《皮革马利翁》一剧构思奇巧,手法新颖,所用语言尖锐,不留情面。上层阶级除去外衣后的虚伪一览无遗。肖伯纳将幽默性的语言与动作安排在每一个多面的角色身上,又巧妙的通过这些语言和动作呈现出一种讽刺的效果。同样..

《皮革马利翁》中讽刺手法的应用

   萧伯纳将喜剧性的语言与动作安排在每一个多面的角色身上。在希金斯教授的对白中肖伯纳创造出了独到的喜剧讽刺效果。在第二幕中,当卖花女初次来到希金斯府中,他毫不客气的对皮克林说:“Pickering: shall we ask thi..

对美国审判体制的讽刺

对人性的讽刺

  在电影中,安迪是一个有天大本事的英雄人物,没有瑞德帮忙,照样可以搞到想要的东西(这一点在他送给瑞德的口琴上就是证明)。甚至在监狱里就能把铁盒子和给瑞德的信埋在千里之外的布克斯顿。可以,充满戏剧性的是,既然安迪知..

对监狱管理和工作人员的讽刺

  毫无疑问,肖申克监狱是黑暗的,其黑暗程度超过了美国其他任何监狱,影片中多人身上体现了这一点。包括汤米、以博格斯为首的姐妹花、哈德利看守长,更不用讲道貌岸然却擅长阴谋诡计的诺顿典狱长了。当然,这符合好莱坞影片..

运用谩骂语言,引申讽刺情感

  面对中外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白色恐怖的浓重的现实,鲁迅举笔为旗,下笔如刀;用神采飞扬的怒骂、无比愤慨痛斥,化为匕首、投枪,怒向敌人,例如,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