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艺术体现

  (一)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自然艺术”

  艺术源于自然,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画艺术的精华,更是离不开自然之本。何为“自然”,就如风过而树动这样不露痕迹的和谐之美,这是一种只能心领神会而无法真正用语言表述的大美。而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却将这种不能够言传的美临摹了出来,整个作画的过程,无一不是一种美的传递。从初始的构图、笔墨的运用、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动静相宜,无不挥洒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和谐之美。

  例如,北宋时期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便是这样一种和谐美的典型代表,整幅卷轴将诗与画巧妙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诗画同体”的境界,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的大江之上,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吞雾吐,一派蓬勃生机。呈现出浩渺空灵、恍若仙境的山川景致。

  (二)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待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这一说法不仅影响着我国传统哲学领域,同时也渗透到文学思想以及美学的领域,尤其是在我国的传统国画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纵览我国文人山水画家的作品,无一例外,都透露着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例如,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山水宏幅,就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每一位欣赏着叙述着创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情怀。画面峰峦起伏、林木秀美,祥和的小村落点缀在自然山水间,溪流、飞瀑、亭台、小桥,随着画卷的不断展开,景随人动,人随景迁,让我们领略到人与自然的灵性律动。画者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向世人阐释了 “天人合一”的美感。

  (三)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待传统文人山水画所描绘出的生命的灵性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物化”乃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物我两忘之心境,这种哲学思想,放至画境,是一种玄远的审美意象,就是说万物与人是源于一体的,不论是山水或草木,这自然中的一切同人一样具有灵性。在画者眼中,山石树木、春夏秋冬,都是生命的律动,他们把自然的情绪都集中体现在山水画中,让我们去认识自然的血脉,感受生命的韵律。

  例如,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描绘江南渔村秋雨初霁之景象,远山近村,秋水澄明,清寒空寂,淡泊宁静。采用颇具个人特色的“三段式”构图,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后人称之“不食人间烟火气”,不愧是元代“放逸”之精品。这样的画面让观者看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生命的美,让我们带着崇敬去观察生命,体悟大道。

为您推荐

现代环境艺术与色彩设计

  在环境中,色彩可以给人们营造出舒适感,充满情趣、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得益于对色彩的运用与设计。环境设计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但指建筑设计还包括规划设计以及雕塑、壁画等的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环境设计的主角。无论是..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态上的应用   形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对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艺术造型中通过几何以及有机的对符号的线条和色彩等等进行处理,加上一定特殊的含义,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色彩。在不同的地..

环境艺术的色彩需求

  环境艺术被称为是“会说话的眼睛”,它直接体现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通过关注人的需要,环境艺术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安慰人的精神。特定的环境引导着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

色彩体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

情感因素在色彩中的体现

  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丰富的色彩,对色彩强烈的好奇心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但是仍然无法全面把握色彩。原因就在于,客观性的色彩现象所产生的色彩效果随着人们微妙的感觉变化被人们赋以主观性。性格特征各异的人们使得..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它包括图腾、书法、汉字、绘画、剪纸、刺绣等等。传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多样丰富性以及民族乡,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帮助我们..

女中音的形成和歌唱艺术的发展

  (一)19 世纪女中音的发展   19 世纪女中音的确立,是以历史性地涌现出一批新型女中音歌唱家为前提的。她们以高超的声乐技艺与高度文化修养、卓越的表演能力,展示了女中音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女中音形成时期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