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舞台形体的艺术表现

  完整的演绎一首或一部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好的声音、娴熟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现能力,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歌唱表演的审美享受还表现在形体动作上,形成“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只有美好的歌唱与丰富的情感加上“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才能使歌唱更加传神,更加形象。

  舞台形体的艺术表演动作大致可有三种类型:面部表情动作、形体动作和手势动作。

  (一)面部表情动作

  面部表情动作主要是眼神、眉毛、嘴和面部肌肉的变化。比如,眼睛要传神,其他的面部器官都要配合。面部肌肉的张弛松紧都与眼神是一个互相配合的综合整体,必须协调统一。用眼神与观众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眼睛表达不同的情感。通过各种“眼法”的表演,把歌唱活了,演出精、气、神来,这样才能抓住观众,才能感人。

  (二)形体表演动作

  形体表演的“身段”指的是歌唱者整个身躯的运用。一般“正”是用来表现雄伟、健壮的感情;以“斜”来表现亲切的感情;以“曲”来表现年老及一些特征动作,“直”和“正”所表现的感情基本一样;以“俯”来表现居高临下的动作;以“仰”来表现壮阔、高傲、潇洒等感情。歌唱者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创造性地去运用身段,绝不能生搬硬套。我国戏曲在身段方面有着很形象的概括:“头微晃,眼先行,步宜稳,手为势。”这句话运用于歌唱表演艺术当中也是非常形象的,值得歌唱者借鉴。

  (三)歌唱艺术中的手势动作

  在歌唱艺术表演当中,手作为辅助表演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虽然在歌唱表演中利用广泛,但不宜太多,否则在表演中就起了干扰作用。手势在歌唱表演中来说,可以说是无声的语言,要想在歌唱中将手势做得恰到好处,就必须知道手势的几种表现形式。在歌唱表演当中,手为了配合歌唱,应做到“手姿百态”,根据歌曲的内容需要,灵活做一些手势的表演,大致有“引”、“定”、“开”、“放”、“托”、“错”等几种手势。

  “引”可以选择单手或双手,食指前挑,掌心朝上或者朝下,随眼神向前作指引状,有指示方向或指示场景的作用。   “定”歌唱者在指具体实物时,手势的动作应该以“定格”的感觉来做, 给观众以实物感,表示自己看见的实物,要做到宽广、深沉、宁静的感觉。

  “开”双臂要张开,双掌对开,随着歌曲情绪的渐进,双掌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从形体上造成一种恢宏大方的气度。

  “放”演唱姿势有“开”就有“放”,演唱者不可能一直张着双臂演唱,“放”的时候强调慢动作,手势的“开”、“放”要根据歌曲内容的表现而定。

  “托”双掌或单掌朝斜上方托举,在内心视像较高时,随视线手势向上托,多表示尊敬之情。

  “错”在歌唱表演过程中,最忌正身双手平移,身体重心应一侧略做前倾,双手应高低不等,错落有致。

  总之,在歌唱表演的活动中,动作要简洁、大方、准确并且要具有实际的意义。表演动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歌唱者的动作如果能做到恰到好处,他的表演就越精炼,越具有实际意义,进而就能表现出具有完美技巧和丰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为您推荐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演唱技巧分析

  《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歌整体的情感色彩比较悲凉,以叙事的形式演唱出歌词中具有戏剧性的场景和故事情节,演唱者在演唱时首先要重视对鸟儿叫声的模仿,将自我融入到歌曲之中,化作歌曲中悲伤无助的鸟儿,对悲惨的生世进行..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曲式特点

  (一)前奏   《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歌曲的曲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和声方面采用独特的音乐技巧,使音乐与歌词完美的融为一体。这首歌曲整体采用F小调,为单三部曲式,但是带有不完全再现的特点,通过音乐与歌词的重合..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歌曲内容

  鉴赏《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歌,首先从歌曲的内容开始分析。这首歌曲展现出的是保卫自然、爱护家园的主体,主要将鸟儿进行拟人化的处理,通过展现鸟儿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来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意义。首先,这首歌曲的歌词..

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的有机统一。

歌唱演员的文化修养

  “声乐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具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要素。音乐的创造者把这些要素纳入一定的体系中(如调式、调性、节拍)使之系统而有序,并在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于丰富,从而成就无数动人心弦的乐曲,是音乐艺术在人..

舞台技师及其工作特点

  与舞美设计者一样,舞台技师也是艺术舞台制作中十分重要的工作者。舞台技师不仅具有艺术性的特点,还具有技术性的特点。以实现艺术效果为目的,将平面的剧本转化为立体的,将幕后剧本转化为幕前剧本,通过各种艺术设计手段..

舞台技师重要性

  结合以上对舞台技师及其工作特点的分析,以下从包装作用、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三个方面分析舞台技师重要性。   1、包装作用   完美的舞台制作是舞台技师包装后的成果。舞台技师为舞台制作起到十分重要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