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歌唱得优美、动听,使观众喜欢听,令人感动并真正体验到音乐美感的愉悦享受,这就要求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艺术表演才能。歌唱者要给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也就是说歌唱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基本修养和美妙的歌喉,情感因素在歌唱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唱歌整个过程的表演需要技巧的运用和感情的抒发相互配合,它是联系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纽带,是表演行为中的点睛之笔。
(一)“心灵的投入”要深入到唱词的情景中
在唱一首新歌之前,对歌词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要把歌词的意境牢牢地印在脑子里。只有先把案头工作做好才能有表现作品时的“有的放矢”,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对表达其内在的思想情感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歌唱艺术的灵魂是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感动别人是艺术表演追求的目的与效果。因此,想唱好每一首歌,都应该深入到歌词里,让自己深入到歌词创作的情景之中,去深入体验,为其感动,受其感染。要有意识地去体验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或是体验不很充分的却为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情感,这样,就能使自己一步一步地接近追求的目标。
(三)要积累丰富的感情素材
歌唱者的艺术表演,能否做到“真情的流露”,这是和生活中真实情感的体验与积累分不开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不要把时间单放在发声练习上,要知道提高了综合修养,声音上也会提高,如果有了认识,既使走弯路也不会太远。”任何动人的歌唱,都是演唱者平时生活和艺术积累在内心融化后的产物。有了深厚的艺术积累,才可能深入领会歌曲的内容和美的价值。在正常的训练中,演唱技巧可以通过练习来掌握,但感情分寸的把握却需要多方面生活的积累。因此,歌唱者不仅要体验生活,而且要有内心的独特感受,感受越是独特,演唱情感的个性就越鲜明、越生动,从而艺术地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