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在戏曲表演中高度重视唱功,所以在一般社会大众眼中青衣在整个戏曲表演中一直在演唱,也就是说只要唱功过关,青衣角色就可以判定为演绎成功。但是在内行人眼中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演员要想担当青衣这一角色,必须要具备坚实的基本功。戏曲表演中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和刻画必须从点滴做起,以细节获胜,所以青衣演员在真正的演绎中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形体基本功,还要通过手、眼、身、发、步等细节来诠释人物的个性特征,并准确的将其表现出来。只有真正做到唱念做打都合乎标准甚至优秀,才能在舞台演唱中游刃有余,准确的向观众传达出所演绎人物的思想情感,给人带来别样的审美感受。
在戏曲演绎中,青衣的唱腔多讲求清丽、圆润,并带有柔美的特征,这样的唱腔特点不仅能够引人遐想,令人回味无穷,还能够在角色塑造过程中展现出一种坚贞、哀婉、缠绵的气质。这种唱法对演员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演员能够科学的调控气息,并在不同的演唱阶段通过气息的变化控制声音的变化,使演员可以在高低轻重四个音域中灵活转换,不留痕迹。我国很多着名的青衣演员在日常生活中都坚持唱功训练,通过使用正确的训练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到当今社会,随着戏曲艺术的逐渐没落,社会大众对戏曲演唱的了解程度日渐降低,一般青衣演员对自身的唱功要求也随之降低,虽然也会加强练习,但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一部分演员利用观众对演唱知识的缺乏,单纯的通过拉长声扩大音域的方式将声音提至最高,在成功吸引观众目光的同时,也丧失了戏曲演绎的内在美感和艺术效果。所以对于青衣表演艺术来说,演员在演唱过程中不能过分用力提高声音,要注意演唱的舒展性和松弛性,进而最大限度的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情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