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

  (一)群体角色的表演

  歌剧合唱同其他的艺术合唱在表现形式上最具区别的是需要将肢体表演同演唱相结合起来。角色的扮演并非只在歌剧中出现,早在巴洛克及更早的时期,合唱就已经可以担任剧中角色的任务,但当时的角色并不是同歌剧一样加入肢体表演,只有歌剧中的合唱才需要两者兼备。歌剧合唱角色的塑造,必须要结合人物戏份作为标准。例如男声合唱在扮演农夫时一定要比皇家侍卫在音乐气质上更柔和,女声合唱扮演的吉普赛女郎一定要比村姑热辣,这些都是在合唱角色塑造时不可分割的。

  任何的舞台艺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表演艺术形式。在任务角色塑造的戏剧表演上,就更要求演员的表演能力,在歌剧的合唱上也是如此。歌剧在诞生之初到现在,一直是通过歌唱扮演来实现歌剧中的丰富表现。歌剧的演唱者要认识到,除了对于角色音色上的形象塑造外,在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形象的塑造上也是不可缺少的,更是不可分离的。

  (二)乐队伴奏的交响化合唱

  歌剧诞生于巴洛克时期,与当时器乐音乐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巴洛克早期的器乐音乐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势头,产生了不少新的体裁。同时,随着西方资产阶级的兴起和科技的大力发展,这一时期的乐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乐器的日益完善,对器乐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器乐艺术的发展使得歌剧伴奏乐队规模和功能得以加强,也更加拓展了歌剧表演的丰富性和戏剧表现力。

  随着歌剧伴奏乐队建制规模的极大扩展,宽广的音乐不仅增强了合唱的表现力,还在描绘场景、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参与戏剧情节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器乐同声乐相结合能够更容易地传达文化内涵和情感思想,使得本来具体的文字或语言形象更为生动,更富有表现力,柴可夫斯基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第二幕第一场中,在合唱的结尾,作曲家利用圆号、长号等管弦乐器同合唱声部的欢快情绪结合,使得音乐整体听上去激昂澎湃,但是却又很好地描绘了俄罗斯贵族舞会的华丽场面。

  (三)不可替代的群体性功能

  歌剧中的合唱具有很强的戏剧功能,形象塑造是歌剧中合唱的戏剧功能之一,在群体性功能塑造方面,具有独唱、重唱等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优势。

  作为群体形象的合唱,承担着特殊的叙事作用,在《纳布科》第一幕第一曲《节日的礼服满是皱褶》中,歌剧巧妙地以开场合唱交代了公元前巴比伦的战争场面;参与评论戏剧也是合唱担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唐?乔凡尼》第二幕《罪有应得》,众人合唱出了坏人罪有应得后快乐的场面;在抒发群体感情上,《乡村骑士》中的合唱通过不同的节拍和音调,描绘了意大利的乡村村民赞美清晨,赞美春光的快乐心情;合唱还具有制造戏剧冲突、直接参与戏剧的发展的作用,《西西里晚祷》第一幕,法国士兵同西西里市民的混声合唱交融在一起,歌剧中的两个不同形象通过合唱来制造矛盾就是最好的例证。

为您推荐

合唱艺术的发展及指挥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一)、人们对合唱艺术欠缺深入性认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接受各类艺术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然而,合唱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合唱艺术是一种古老..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的相关概念

  (一)、合唱艺术。合唱艺术是一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多个声部进行相互配合、协作的演出,令音乐作品变得更有立体层次的音乐表现形式。合唱艺术有着声音穿透力强、音乐韵律简洁明快等特点,除此之外,合..

中国歌剧的发展

     (一)中国的歌剧发展是要晚于欧洲歌剧发展的。西方歌剧自16世纪末就开始慢慢的形成了,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独善其身的完备系统,对于中国的歌剧而言,虽然借鉴西方歌剧的艺术规律和它们的模式,但是主要还是建立在对中国..

歌剧中的演唱技巧

歌剧中的高音演唱艺术特征

     (一)歌唱共鸣的艺术体现   若想使得歌声圆润、悦耳,必须利用共鸣。我们歌唱时,主要利用的是共鸣腔体有胸腔、咽喉、鼻腔及头腔,声音要好听,必须在唱高、中、低音时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鸣,也就是声音的高位置。..

合唱指挥中发挥情感启示艺术功能的策略

  在合唱指挥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情感启示的艺术功能,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双手的运用策略。在整个合唱指挥中,双手处于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地位,通过双手的指挥,不..

合唱指挥中情感启示的艺术功能

  情感启示是合唱指挥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整个合唱过程中,合唱者不能机械地进行演唱,而需要指挥者做好协调工作。在演奏音调、音符的时候,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发挥情感启示的艺术功能,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