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一堂课中创设太多的情境,让毫不相关的不同主题出现,势必相互干扰,相互牵制。
为了让课堂的支脉更为清晰,首先减掉与本堂课无关的主题,在中职计算机教师研修班中曾听一节《PPT动画》的课,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课的引入时播放一段魔方滚动的楠溪江风景动画。正当师生为情境的引入充满好奇,期待拉开新课序幕时,突然,峰回路转,转为“低碳环保主题”介绍,整堂课除了开始的2分钟,自始至终没涉及魔方动画的设计。因为魔方的动画,牵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前提下,又如何能使一堂课顺利的进行下去?即使不准备解决魔方动画问题,又不能为接下来的主题服务,不如直接砍掉魔方动画,减掉无关主题,才是硬道理。
其次,减多为一,尽量避免让两个主题齐驱并驾的局面。情境主题设多了与不设也是一个道理。记《excel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一课,开课老师以“‘学雷锋’黑板报评比”为切入点,融合excel“排序”知识技能;同时又以“2012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单” 情境主题落实“筛选和分类汇总”知识技能。本一个主题就能扩充深入解决的知识技,却让两条主线并驱,使主题无法专题化,势必削弱对专题的探究学习,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此课“2012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单”主题的数据量丰富,更有利于对知识技能的挖掘,可以舍弃“黑板报评比”主题。把“排序”知识融合在“名人榜单”案例中,使主题专题化,更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引领课堂顺利前行。
一堂好课,并不是主题越多越好,只保留一个突出的主题,才能课堂画面精练,主题突出,让听课学习者能明白你要传达的意境,这样的课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