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环境,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

  (1)公共环境。注重环境的整体规划,坚持孩子参与、废物利用、美观大气的原则,让孩子在高品位的环境中,接受艺术熏陶。如“艺术长廊”,展示了大师的作品,有国内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等的水墨画、彩墨画,国外画家凡?高、蒙德里安的作品。孩子们目睹了大师的艺术风采,获得欢畅的视觉享受,积累了丰富的创作底蕴。“江海韵”布置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蓝印花布、海产品的造型艺术品、农村自织土布、三星镇“绣品之乡”的温馨绣品等,让孩子欣赏到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作品,感受家乡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了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2)专用活动室。幼儿园设置了美术室、奥尔夫音乐室、舞蹈房、阅览室等专用艺术教室,配备了齐全的设施和用品。美术室配有画架、各种颜料、丰富的手工制作材料,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方法,做自己喜欢的手工。如孩子们用青色的颜料装饰白色纸盘,丰富的点、线条、色块,统一在青的颜色下,与白色的背景遥相辉映,打造了一个精彩的“青花瓷”世界,令人赏心悦目,孩子们更是感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奥尔夫音乐室配有音响设备和各种乐器,奥尔夫音乐特色班的孩子,每周在音乐室活动两次。“库企企”“小乌龟”等音乐游戏,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培养了孩子的乐感,丰富了音乐知识。

  (3)视听专线。幼儿园在大厅、过道等孩子必经之路,分别安装了电视屏幕和音箱,设置了视听专线。教师精心挑选优美的儿童音乐、民族音乐、艺术性的视频资料,在入园、离园时滚动播放,常换常新。儿童歌曲有《饼干歌》《去郊游》、《运动歌》《我爱你》等;民族音乐有《茉莉花》《渔舟唱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等;艺术性的视频资料有本园孩子表演的“海门山歌剧”“庆祝六一演出”“阅读节开幕式视频精选”等。视听专线,给幼儿园带来轻松的氛围、灵动的活力,让孩子们享受音乐之美、艺术之美,感受生活的美好。

为您推荐

环境艺术的色彩需求

  环境艺术被称为是“会说话的眼睛”,它直接体现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通过关注人的需要,环境艺术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安慰人的精神。特定的环境引导着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

色彩体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

  色彩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出土的彩陶,其色彩简单、质朴、明快,充分体现了他们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封建社会时期有着森严的等级观念,以致于色彩的运用也呈现出等级的性质..

优化我国目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策略与对策

  1、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的背景。21世纪是信息快速发展、告诉交流的时代,因此为了优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正确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交流的时代发展背景,不断与国际先进的艺术设..

目前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培养人才的定位

  纵观中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虽然来源与外国文化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但是随着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的发展与传播,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满足了国民对生存环境品质的追求,特..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思想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国际各种先进理论、设计理念的影响,我国环境设计的业内人士开始意识到室内设计不是简单的理论借鉴与堆砌,经过初期的环境艺术教育的探索阶段,逐渐摸索出一条融合..

运用技巧,创设情感

  在声乐演唱中合理运用艺术想象是实现情感演绎的重要途径,演唱者进行艺术想象时需饱含内在情感,引发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使声音品质得以保障。在演唱过程中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空间能够使演唱者的情绪发生、转折、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