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并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类别。城市公共艺术相对于美术画展、私人藏品而言,具有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性质和特点。
(一)场域性
是城市在长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分布形态、民俗文化等自然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场合氛围。公共艺术具有场域性意味着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当中无论设计、规划和实施都必须考虑它的场域性。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公共艺术的场域性的观点将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层次概念下的次分支系统,其中分支系统的各要素要以某种合理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实现城市景观建设整体的优化。因此,在设计实施城市公共艺术时应注重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挖掘丰富的地域资源。
(二)公共性
源自于对于公共场所的性质思考。公共场所与私人领域相对,表示在社会生活中为公众利益和福利事业提供的场所。公共艺术最典型的特征就在于它与城市公共空间密不可分。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最核心特征。公共艺术除了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外,最重要的是它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特有的“公共”部分。这种“公共性”在于通过设计者、创作者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个人积淀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将作品陈列于城市景观之中,供不特定的群体参观,公开地传播作品背后的信息点。因此,公共性不仅在于公共艺术作品融入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之中,更加隐性的是它代表着公众的意愿和呼声,是城市的文化福利,永远以服务大众为最高宗旨。
公共艺术是以材料构成的艺术形象和形态,没有统一固定的形式,不同的城市背景和城市空间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因此凸显出多样性的特征。选取不同的课题和创意、采用不同的材质和表现形式使得城市公共艺术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从广场雕塑到长廊壁画,从公共设施到公共园林,公共艺术为忙碌的城市人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提供一片休憩之处,提供“一种修复当代生活与我们已然失去的事物之间裂痕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材料的更新,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更将采用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和材质进行创作,紧跟年轻时尚的潮流会大大拉近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接受度。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