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采茶调的表演形式

   (一)音乐表现形式。桂东客家采茶调是一部完好的民俗乐典,是客家文学、音乐、舞蹈活动的综合艺术。采茶调具有着浓郁的生活劳动气息,旋律的起伏不大,运用了小三度跳进及级进的手法。采茶调中调式一般以?盏魇轿?主,其次是商调、羽调,兼有少数有双重调式。采茶调的伴奏都为民间乐器,主要是二胡、唢呐、锣鼓,笛子。其气氛热烈喜庆。深受群众的喜爱。桂东采茶调有着不同的曲风风格,主要分为茶腔、路腔、灯腔、杂调。其中“茶腔”是桂东采茶调中最主要的腔类,“灯腔”是桂东采茶调最具特色的曲调之一全部音乐包括马灯、龙灯、狮灯等灯彩音乐曲牌,“杂调”是桂东采茶调使用的民歌小调中的插曲曲牌。杂调没有统一的风格,它的音乐旋律如同客家人一样热情、奔放,使人百听不厌。“路腔”曲调较为轻松、活泼、欢快、幽默,常与“茶腔”曲牌在同一个剧中使用,一般在喜剧中表现。大段衬词的运用是路腔最为突出的特征,如“介子个”这个曲调的衬词、衬句用于主词,使用腔句来唱大量的衬词,用来表达唱词之意,这是路腔曲牌表现内容的另一种手法,如《冷水泡茶慢慢浓》歌中的衬词“啊呀得”用于对唱,通过和唱的方式,营造了热烈的气氛。

  

  

  

  

   (二)语言表现形式。桂东客家采茶调是用当地的客家方言演唱,独特的语言声调与山歌的声腔完美的融合起来,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是不容复制的地方特色。如《冷水泡茶慢慢浓》中口唱山歌给妹听,给妹听!(歌:guo,妹:muao),山歌越唱越开怀,越开怀!(开:kuao)井水越挑越有来,越有来!(井:jian;水:xu;来:luao)砍柴要砍竹子柴,竹子柴!(砍:zu)。我撑伞子你遮荫,啊呀得,啊呀啊呀得!韭菜开花细茸茸,细茸茸!(细:sei茸:yong)

  

  

  

  

   (三)舞蹈表现形式。“矮子步”是桂东客家茶戏表演的基本步伐。它源于茶农上山坡,茶丛中摘茶,低矮的茶棚中炒茶,都是弯腰屈膝,经过艺术加工便成了“矮子步”。矮子步分高、中、低三种。基本步伐有交叉步、摇搓步、惊步、滑步、铲步等。“单袖筒”是桂东客家采茶戏表演的又一大特征。特就特在一个“单”字。旧时茶农劳作,腰间常系一块白布,有时用来擦汗,有时用来扇风,有时用来遮太阳,有时搭在肩上垫肩挑担。手舞足蹈时也用来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善于观察生活的老艺人便把这块白布与袖子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单袖筒”。“单袖筒”只用于男角。采茶戏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扇子花”,常言说“采茶没扇子,等于吃饭没筷子”。由此可见“扇子花”在桂东客家采茶戏表演的位置,事实也是如此。

为您推荐

不断创新大学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形式

  大学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造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接受美育的条件。为繁荣校园艺术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各类丰富多彩文艺演出的开展,大学校园文艺演出主要是在..

摄影艺术的形式

  表现美,实现美,必须借助于完美的形式,使美得以展现,得以附丽。有好的内容还需要靠好的形式来感动人,内容只有与形式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成为、成功的有美感地艺术品。   摄影界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的优秀地摄影人以及他..

符号化美术形式语言的形成原因

  (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孵化品,毋庸置疑、符号化美术形式语言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今社会是网络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

符号化艺术形式语言的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

形式指引与文学

  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理论是在抵制工具理性,追求诗意存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他指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思考问题日益概念化,对象化,定义化,单向化,从而遮蔽了世界的真正存在和真理。海氏认为前科学的,前逻辑的,前理..

以“天人合一”的祈福纳祥观的陈设艺术形式

  我国古代建筑装饰历史悠久,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开始使用。装饰以雕刻和彩绘为主。建筑装饰在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到了清代,民居中受限制较少,装饰发展较快。在中原民居中,装饰手法形式多样、精美绝伦,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