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情自然、让观众感到很放松,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讲到“微笑”一词,它关乎到歌者歌唱时的面部表情,是与观众交流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演唱中尤为重要,试想如果演唱者面部表情不自然,嘴巴一直呈“竖口”状,会让观众觉得歌唱者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唱法时没能做到与中国的本土特点相结合,照搬的是西方的演唱模式,没有形成真正科学的“中国化”演唱方式。而且长此下去,演唱者的歌唱道路会遇到很多“瓶颈”,这就好像是演员演戏不接地气,太过浮夸,不能实现最佳的演绎效果。
(二)充分获得歌唱的“高位置”,面罩共鸣集中
“微笑”是获得声音高位置的有效途径。这就比如人在练习哼鸣时,嘴巴呈现“微笑”状态,往上方吸着唱的感觉是一致的。当然,练习“小哼鸣”时嘴唇闭上,依靠鼻咽腔的作用寻找高位置的共鸣感觉。练习“大哼鸣”时,主要在高声区作练习,嘴巴微微张开,依然保持微笑状态,而此时抬起软腭的动作加大。“微笑”状更易让鼻咽腔充分吸开,更易获得位置集中的面罩共鸣,这时的声音可以誉为“黄金般”或者含金量较高的歌唱中的“好声音”。
(三)咬字、吐字更清楚,嘴巴更灵活,更易演唱欢快的歌曲
很多学生在歌唱中容易犯“嘴巴紧张”的错误,如“嘴巴下张幅度较大、嘴巴微笑不会歌唱或嘴角两端抬起不平衡产生面部表情很狰狞等问题。这些诸多情况都是由于歌唱方法不科学而产生的,但快速解决它的有效方式是运用“微笑”歌唱。因为只有自然的微笑状态才能有效避免面部表情僵硬的问题,从而使歌唱者演唱是在轻松自然的微笑状态下(这与平时兴奋状态下的说话状态相近)正确的发声吐字,避开嘴巴一直呈“竖口状”所带来的咬字、吐字问题的缠绕。并且,通过长久的科学练习,学生在演唱比较欢快的歌曲时也能游刃有余,获得灵活驾驭作品的能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