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疗法中绘画者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持以平和稳定的状态,这本身对于绘画者的情绪状态来说就是一种帮助,而在绘画过程中其更能将自身的情绪问题投射到绘画中,并抒发出来,这无疑对于绘画者来说更是一种情绪的纾解与改善。
(一)绘画艺术疗法改善儿童情绪问题
张艳萍等人在2012年对65个具有情绪障碍的儿童进行绘画艺术疗法的治疗实验,其将65名儿童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同时进行绘画艺术治疗的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结果发现,研究组在绘画治疗加入常规治疗的三个月的治疗时间后,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对于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1]
贾敏[2]、黄雪竹[3]等人分别对32例和40例符合儿童情绪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进行了为期六个月和四个月的绘画治疗。治疗后儿童的儿童焦虑情绪筛查量表(SCARED)评分及埃森克人格问卷(EPQ)中情绪稳定性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故可知绘画艺术疗法能够改善具有情绪障碍的儿童情绪并使之稳定,具有临床疗效。
(二)绘画艺术疗法改善特殊人群及精神病人情绪问题
王佳佳、付丹等人曾对绘画治疗能够辅助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78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青少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维持原有的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措施上研究组的同时进行绘画治疗。六周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精神状况及生活满意度都大幅度提升,且焦虑、抑郁及强迫状态等因子的得分均显着下降。由此可知,绘画艺术疗法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及生活满意程度均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患者的恢复。[4]
丛玉明等人对于我国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方面颇为关注,并看好利用绘画艺术疗法对我国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状态的矫治与改善,认为绘画艺术疗法具有优于其他心理治疗方式的非言语、非评判、不受文化程度限制、易操作等特点,促使其与监狱服刑人员的特殊情况相吻合的独特优势。相关于此,李科生等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对湖南女子监狱进行的心理辅导以及后来开始的绘画治疗,对我国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的创新尝试取得颇丰成果的绩效论着评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