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谊
两名主演通过互动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精湛表演,诠释了不同身份、不同教育程度甚至不同种族之间,同样能产生伟大的友谊。他们会互相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谈论心里话,相互认可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正是因为德里斯出于纯友情,从而摈弃了个人一向的原则底线,去做为菲利普洗澡、灌肠、穿丝袜等平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推着轮椅带他去街上透气、敞开心扉谈心,等等。时光飞逝,两人之间形成了默契和信任,在德里斯的真挚友情感染下,自卑的菲利普也不再封闭,变得豁达,像普通人一样去追求梦想、情感,也开始热爱生活。知音难觅,每个人心灵当中都有一个难以公开、不被外人所察觉和触及的领地,只有遇到彼此信任、真诚的人,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让心灵畅飞。
(二)尊重
菲利普甄于完美的生活仅于影片开始进行了表现,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最需要的是对“人”的尊重。被人同情、被人可怜的生活折磨着菲利普,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迫切希望被尊重和认同。菲利普没有因为自己的优越性盛气凌人,德里斯也没有因为菲利普的残疾给予其施舍、怜悯和同情,他们之间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平等相待。因此德里斯从来不穿白大褂,防止勾起菲利普被歧视的伤感内心;他把菲利普抱到副驾驶位置,哪怕那样会使他的安全缺乏保障;即使是玩笑,他也会尊重菲利普关于性欲的兴趣;在相对而坐的瞬间,他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别处,因为他明白菲利普有永远无法释怀的自卑禁区;他永远不会说“他有病”,虽然他有时也拿菲利普是瘫子这件事当面开玩笑。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是莫逆之交,能相互尊重,这种建立在金钱、同情和施舍以外的尊重才是最可贵和最真实的。
(三)欢乐
影片的欢乐是由两位主人公在教育背景、文化层次、社会地位、动作语言等方面的反差制造出的喜剧效果。德里斯乐天、洒脱甚至大条,他的表演和他的笑发自内心,穿透观众心扉。他会假装将脚霜和洗发液搞调;惊讶于为菲利普灌肠、穿丝袜;大大咧咧地将咖啡洒在了菲利普的脚上后搞恶作剧;大方地带菲利普做按摩让他与常人不一样的性欲敏感器官好好享受;爆笑点评美术馆画作“一滩鼻血”不可思议的价格、无拘无束感叹歌剧演员像“一棵会唱歌的树”一样滑稽、生日宴会上嘲讽“发情的巴赫”、憨笑剪出能“激起攻占别国欲望”的小胡子、跳伞时被“飞机上有个小洞”吓得狂呼乱叫、三番五次想把女秘书弄上床的小丑形象,等等。这些风趣幽默、插科打诨甚至随意开涮,与菲利普所处的上层社会极不相称,却给菲利普阴郁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不仅唤醒了菲利普因瘫痪而屈于生活的可怜心境,也带给观众轻松、畅快和愉悦。
(四)亲情与爱情
难能可贵的是,德里斯的乐天性格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菲利普,同时也体现在对周边所有人的友爱,如为菲利普养女出头教训男友让其回归,正义凛然地教育随意停车的司机,大方揭示和促成管家与园丁羞答答的爱情,诚恳地教育误入歧途的弟弟,眼含热泪地远望辛苦工作的妈妈,静谧安详地接妈妈下班,细心体贴地帮妈妈拿行李等,也让观众心窝子发热,感谢导演和编剧的走心桥段。
在德里斯看来,爱情应该是直接的,就应该像他一样敢于厚着脸皮挑逗女秘书,表达爱意,即便是残疾人也要勇敢地展现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因此他对菲利普与笔友的柏拉图式恋爱不置可否,毫不留情地揭掉菲利普自卑心态的遮羞布,一个大男人柔情牵红线,让两位有情人成功约会,令菲利普愕然而后欣喜,并终成眷属。虽然这是对菲利普自尊的挑战,但却是影片最温情感人的环节,从菲利普眼泛泪光感谢德里斯的镜头中,我们也真切地体会到他们之间真挚的友爱。
(五)社会问题
喜剧让人欢笑,必然也令人沉思。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并大热,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代社会里多元文化、种族冲突、贫富差距的深层矛盾。对比上层阶级的豪阔生活,以阴冷灰暗色调间或出现的平民生活也让观众看到了底层人民的疾苦,特别是失业补助中心“等候时间约为2年”的电话铃声,更是无情地嘲弄和针砭了国家对贫苦者的漠视和冷漠以及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同时,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白人的种族优越感、对下层人民的俯视与教化,以及移民、少年贩毒、暴力、失业、贫富差距等尖锐问题,无一不在警示观众欢乐背后隐藏的残酷现实。甚至,在美国《无法触碰》获某大奖的颁奖仪式上,居然没有邀请黑人主演奥马?希参加,可怜的电影艺术再一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