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步期,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西方艺术歌曲这种近代西方声乐体裁进入我国开了方便之门。这一时期以青主、萧友梅、赵元任为主的留洋学习音乐的作曲家开始尝试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钢琴担任伴奏相结合的形式,采用欧洲的西洋作曲法,打破传统思维、中国单声部民歌音乐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创作手法,逐渐向和声、复调、多声部发展,创作“土洋”结合的具有浓厚中国韵味的艺术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意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并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民族音乐元素①。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赵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他》等。30-40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题材大多和政治斗争有关,更多的音乐家带着对祖国的、民族的极大热情投入到了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如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夜半歌声》等等。这些音乐家投入到了艺术歌曲创作领域,以不同的题材和形式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艺术歌曲。代表有黄自、贺绿汀、冼星海、聂耳等人。
20世纪60年代,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处于一个断层的状态,这样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持续了1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有所缓解。80年代,中国当代社会进入了解放思想的新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音乐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传媒手段的更新,群众性的音乐娱乐活动变得异常活跃,歌曲的创作于演唱也进入鼎盛时期。在我国现代艺术歌曲领域里,涌现了大量题材广泛、格调高雅的作品。首先歌词的诗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音乐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上有明显的突破,艺术歌曲的创作迎来了它的春天,这对繁荣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