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电影对艺术的坚守

  吕克?贝松凭借身上自带的法式情怀让人沉浸在他浪漫的格调里,然而浪漫的背后却是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质问,对梦想的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激情。吕克?贝松的电影每一部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最后决战》是用黑白色彩书写的人性,《碧海蓝天》是对大海的崇敬和向往,《亚特兰蒂斯》让人在湛蓝的天空里沉醉,《这个杀手不太冷》是暴力之后的温情与感动。他带给我们太多不一样的东西,这些感受都源自他对艺术的坚守。

  电影影像的符号化是隐形呈现的,吕克?贝松的隐形电影风格正是通过电影影像的符号化传达的。“隐喻是电影的本性所在,因为电影是在用画面说话,凡是出现在银幕上的东西,它们都有隐喻的功能。”符号化的影像,符号化的色彩,符号化的人物,符号化的空间,吕导巧妙地把符号化变成自己的个性标签。艺术与文化紧紧相连,没有文化理论做根基,艺术达不到想要的高度。《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里昂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一盆绿色的植物,即使到影片的最后里昂即将在劫难逃,他也要把这盆植物交给他人保管。里昂说:“如果你真爱它,就要把它种在花园里,让它生根,给它浇水。如果你要我成长也必须给我浇水。”这盆绿色的植物代表的是生机,是活力,是生命,是里昂最渴望拥有的符号。

  吕克?贝松的电影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绚丽的色彩直接冲击到的是人的心灵。被视为“法国80年代最经典的电影”的《碧海蓝天》在电影的前八分钟都是黑白色彩,第九分钟才出现明亮鲜艳的色彩,色彩的符号向观众传达的是主人公的命运――大海给了他欢乐,却也是埋葬他的坟墓。富有符号意义的不只是影像、色彩,还有人物和空间,在《第五元素》中我们发现能够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不是战争,不是武器,不是暴力,而是爱,因为唯有生命与爱不可辜负。与《第五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星际穿越》向我们传达的也是这种意思:宇宙的尽头是爱。人的正义、善良和纯真给世界的是最美好的爱。肮脏的地铁、阴暗的角落、杂乱的酒吧这些空间在电影当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吸毒、赌博、枪杀、暴力……但是不变的是当我们走进家中的时候,一切冷冰冰的事物都会变得有了温度,家是温情的符号,是爱的港湾,也是心的避难所。

  吕克?贝松对艺术的坚守还表现在他的电影主题向人们传达的精神意义。一个成功者也是一个思想者,他把他的见闻经历化成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把宗教、爱情、人性作为鞭策。西方的人都有宗教信仰,而“西方宗教文化曾有千年的权威,它的本质特征便是‘救赎’,它以它所精心虚构的一个绝对完美无缺的神来印证人的累累罪恶――人则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神,才能减少罪恶,以荣获上帝之拯救,免除来生下地狱之苦”。吕克?贝松把生命当作一场救赎,救赎的不仅有肉体,还有心灵。安吉拉对混混安德烈的拯救是生活的拯救,也是心灵的拯救。宗教是救赎,爱情是美妙。每一部电影当中都离不开爱情,爱能够让心灵碰撞、点石成金、梦想成真。爱让男女交配延续生命;爱让艾琳娜和弗莱德跨越门第和阶级;爱让杰克的心胸博大容纳大海;爱让尼基塔的铁石心肠有了温度;爱让里昂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吕克?贝松说里昂和玛蒂尔“他们两个人是爱的关系但并不是性的关系。这个男人的世界只有这个女孩,这个女孩的世界只有这个男人,全世界只有他们两个可以互相理解”。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是对人性的挖掘和抨击。吕克?贝松选择的都是边缘化的人物,小偷、骗子、杀手,他们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恋爱,因为在这些角色的内心总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也渴望被理解、被爱,可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多过关爱。但是人性的丑恶是能够用真善美去化解的,我们始终相信性本善,人会爱。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个人化的表达,诗意幽默的情节是吕克?贝松电影的艺术风格,也是他对艺术独有的坚守。《超体》问世的时候,人们讶异吕克?贝松竟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女主人公因为一次意外变成了毒贩子,当毒品侵入她的身体时,她却获得了超能力。试问中国的电影导演当中有几个的想象力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吕克?贝松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有自己个人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自传体风格。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的表达”,只有它是“唯一能够与现实权利做真实对抗的事物”。吕克?贝松的个人化表达加上他身上的法国特质造就了他的诗意和幽默。里昂和玛蒂尔玩游戏时,这个外表看似冷酷的家伙模仿玛丽莲?梦露时竟然有几分娇羞,观众看了也会忍俊不禁,仿佛冰山融化了一般。

为您推荐

电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

  (一)审美趣味的媚俗化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其商业化的特征决定了电影艺术必须要倚重市场,通过媚俗的方式讨好大众以谋取利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当代电影制作的根本价值目..

电影艺术的内涵及优势

  (一)电影艺术的内涵   1.电影艺术的含义   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说明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启示

  (一)角色造型应该贴近现实生活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对角色性格的塑造,并且在塑造时要贴近现实生活,使动画角色生命化,让观众感受到动画角色鲜明、立体的性格特征及优缺点,进而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创作者..

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形态特征

从本质上诉求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性

  以往谈及艺术的篇章数不胜数,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微电影的艺术性,在这方面论述的是少之又少,仅有的论述也只是从艺术性浅层方面反复论说微电影的创作或是传播需要艺术性,更应该加强艺术性,在此就目前我国微电影的..

微电影艺术灵魂的考究

  “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2]电影的取材都是来源于自然或是社会生活,其导演不可能凭空想象就能创作出电影,对于微电影的创作也是如此。而微电影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管微电影的创作怎么高于生活,它总有..

微电影本质溯源的遵守

  人固有本性,更何况是作为物质现实再现的微电影。德国着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物质现实的还原”[1]这个命题中阐述了电影的本性。这是在电影的摄制中给出的观点,是从一个电影创作的角度提出的本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