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凭借身上自带的法式情怀让人沉浸在他浪漫的格调里,然而浪漫的背后却是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质问,对梦想的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激情。吕克?贝松的电影每一部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最后决战》是用黑白色彩书写的人性,《碧海蓝天》是对大海的崇敬和向往,《亚特兰蒂斯》让人在湛蓝的天空里沉醉,《这个杀手不太冷》是暴力之后的温情与感动。他带给我们太多不一样的东西,这些感受都源自他对艺术的坚守。
电影影像的符号化是隐形呈现的,吕克?贝松的隐形电影风格正是通过电影影像的符号化传达的。“隐喻是电影的本性所在,因为电影是在用画面说话,凡是出现在银幕上的东西,它们都有隐喻的功能。”符号化的影像,符号化的色彩,符号化的人物,符号化的空间,吕导巧妙地把符号化变成自己的个性标签。艺术与文化紧紧相连,没有文化理论做根基,艺术达不到想要的高度。《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里昂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一盆绿色的植物,即使到影片的最后里昂即将在劫难逃,他也要把这盆植物交给他人保管。里昂说:“如果你真爱它,就要把它种在花园里,让它生根,给它浇水。如果你要我成长也必须给我浇水。”这盆绿色的植物代表的是生机,是活力,是生命,是里昂最渴望拥有的符号。
吕克?贝松的电影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绚丽的色彩直接冲击到的是人的心灵。被视为“法国80年代最经典的电影”的《碧海蓝天》在电影的前八分钟都是黑白色彩,第九分钟才出现明亮鲜艳的色彩,色彩的符号向观众传达的是主人公的命运――大海给了他欢乐,却也是埋葬他的坟墓。富有符号意义的不只是影像、色彩,还有人物和空间,在《第五元素》中我们发现能够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不是战争,不是武器,不是暴力,而是爱,因为唯有生命与爱不可辜负。与《第五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星际穿越》向我们传达的也是这种意思:宇宙的尽头是爱。人的正义、善良和纯真给世界的是最美好的爱。肮脏的地铁、阴暗的角落、杂乱的酒吧这些空间在电影当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吸毒、赌博、枪杀、暴力……但是不变的是当我们走进家中的时候,一切冷冰冰的事物都会变得有了温度,家是温情的符号,是爱的港湾,也是心的避难所。
吕克?贝松对艺术的坚守还表现在他的电影主题向人们传达的精神意义。一个成功者也是一个思想者,他把他的见闻经历化成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把宗教、爱情、人性作为鞭策。西方的人都有宗教信仰,而“西方宗教文化曾有千年的权威,它的本质特征便是‘救赎’,它以它所精心虚构的一个绝对完美无缺的神来印证人的累累罪恶――人则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神,才能减少罪恶,以荣获上帝之拯救,免除来生下地狱之苦”。吕克?贝松把生命当作一场救赎,救赎的不仅有肉体,还有心灵。安吉拉对混混安德烈的拯救是生活的拯救,也是心灵的拯救。宗教是救赎,爱情是美妙。每一部电影当中都离不开爱情,爱能够让心灵碰撞、点石成金、梦想成真。爱让男女交配延续生命;爱让艾琳娜和弗莱德跨越门第和阶级;爱让杰克的心胸博大容纳大海;爱让尼基塔的铁石心肠有了温度;爱让里昂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吕克?贝松说里昂和玛蒂尔“他们两个人是爱的关系但并不是性的关系。这个男人的世界只有这个女孩,这个女孩的世界只有这个男人,全世界只有他们两个可以互相理解”。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是对人性的挖掘和抨击。吕克?贝松选择的都是边缘化的人物,小偷、骗子、杀手,他们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恋爱,因为在这些角色的内心总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也渴望被理解、被爱,可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多过关爱。但是人性的丑恶是能够用真善美去化解的,我们始终相信性本善,人会爱。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个人化的表达,诗意幽默的情节是吕克?贝松电影的艺术风格,也是他对艺术独有的坚守。《超体》问世的时候,人们讶异吕克?贝松竟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女主人公因为一次意外变成了毒贩子,当毒品侵入她的身体时,她却获得了超能力。试问中国的电影导演当中有几个的想象力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吕克?贝松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有自己个人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自传体风格。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的表达”,只有它是“唯一能够与现实权利做真实对抗的事物”。吕克?贝松的个人化表达加上他身上的法国特质造就了他的诗意和幽默。里昂和玛蒂尔玩游戏时,这个外表看似冷酷的家伙模仿玛丽莲?梦露时竟然有几分娇羞,观众看了也会忍俊不禁,仿佛冰山融化了一般。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