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钢琴伴奏所应具备的能力

  (一)熟读作品乐谱

  为了弹奏好一首声乐作品,作为钢琴伴奏,首要的是对作品的熟悉,通过乐谱可以了解作品的风格类型、调式调性、速度、色彩、与演唱者配合难点等基本要素。在演唱过程中,钢琴伴奏就如同指挥一样,需要对整首作品脉络把握清楚,在情绪上给予很好的把握,节奏上给予很好的提示作用。

  (二)做好对演唱者的提示作用

  钢琴的音色相对于人声更为丰富,在乐曲引子部分就要对作品的风格,情感给予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情感描述时要清晰的为演唱者衬托出演唱氛围。

  1.节奏与情感提示

  节奏是一首作品最基本的要素,而钢琴伴奏就必须在演唱者演唱前就要明确的给出作品的速度,与此同时,伴奏弹奏出的情绪直接对演唱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歌曲《恨似高山仇似海》选自歌剧《白毛女》,这是我国声乐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色彩相比单一声乐歌曲更为丰富,节奏也更为复杂,演唱难度也更大。本曲为4/4拍节奏作品,在由作曲家王志信先生所配的钢琴伴奏中,给出的节奏提示为:自由板,强烈地。歌曲一开始的左右手强有力的震音,马上连接急促的三连音,然后紧跟双手八度行进,到再次出现的左右手震音,直至引出演唱。

  这首歌曲讲述的背景是喜儿在遭受黄世仁迫害躲进山洞苦熬三年后,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所受的冤屈向上天哭诉、呐喊。 因此,前奏就要强烈突出悲愤,痛苦的情感,并将这一情绪贯穿全曲。

  而在《山里的女人喊太阳》(王原平曲)这一曲中,情绪转换更为明显,从第一小节钢琴伴奏开始到第三小节演唱保持的慢板到第15小节的间奏的小快板再到41小节重新进入慢板,直至最后第59小节进入稍自由、放慢的速度。钢琴伴奏必须熟练掌握整首作品的速度及情绪走向,才能与演唱者和谐统一,使整首作品更为灵动、饱满。

  2.力度提示

  在众多歌剧作品中,戏剧化的演唱方式十分常见,常常需要演唱者在音量上收放自如,然而人声的音量大小非常有限,但借助钢琴的烘托,就可以很好发挥出应表达的情感。在处理pp音量时,钢琴可以使用单手单音、单音旋律或是简单的和声进行加以衬托,在ff音量时,就可以使用大量的震音、密集的和声进行,双手八度等方式带动演唱者的情绪,同时也增强整体的音乐效果。

  3.关于演奏正谱与简谱

  西方歌剧,都是写有专门的钢琴伴奏谱,而这一钢琴伴奏谱都是五线谱,可我国大部分的声乐作品都为简谱,而大部分配奏的五线谱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弹奏我国声乐作品时就需要钢琴老师有很强的简谱伴奏功底,不仅要清楚作品的调式调性,还要清楚把握作品节奏、风格、间奏的伴奏音型等,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积累。

为您推荐

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创作的分析与把握

  在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它将钢琴艺术的技巧本身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得其民族音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凝练与升华。这些钢琴作品我们如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舒伯特作品钢琴伴奏织体分析

  本文从乐曲创作角度入手,探究舒伯特在钢琴伴奏上的创作手法,力图从创作技法上得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主调性织体   钢琴伴奏是乐曲的主旋律,伴奏声部的变化对和声色彩的影响很大,为表现乐曲在旋律、调性设计..

四声部转变为和弦伴奏,以增强乐曲的饱满度,充实其他声部结构。

  2.低声部   在《战士的预感》作品61小节处,舒伯特突然转变了歌曲声部的和声结构,先后改变了织体每个结构层的和声设计,首先,上层进行和弦分解,转变十六个音符的调性,其次,把中层和声部分的音程拉大,让主旋律转移到低音..

舒伯特作品钢琴伴奏特点

艺术设计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2.1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从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及思维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其培养方法往往与科学理论关系密切。在开发创新意识实践中,应注意以..

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班级管理目标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   社会适应的内容很多,如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竞争意识、道德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去教导学生,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钢琴伴奏的演奏分析

  《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不像有些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那样谨小慎微,它有管弦乐作品那种蓬勃的气势。整首歌曲气势宏大、情绪热烈,钢琴伴奏为歌曲情绪的烘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全曲的钢琴伴奏整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