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读作品乐谱
为了弹奏好一首声乐作品,作为钢琴伴奏,首要的是对作品的熟悉,通过乐谱可以了解作品的风格类型、调式调性、速度、色彩、与演唱者配合难点等基本要素。在演唱过程中,钢琴伴奏就如同指挥一样,需要对整首作品脉络把握清楚,在情绪上给予很好的把握,节奏上给予很好的提示作用。
(二)做好对演唱者的提示作用
钢琴的音色相对于人声更为丰富,在乐曲引子部分就要对作品的风格,情感给予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情感描述时要清晰的为演唱者衬托出演唱氛围。
1.节奏与情感提示
节奏是一首作品最基本的要素,而钢琴伴奏就必须在演唱者演唱前就要明确的给出作品的速度,与此同时,伴奏弹奏出的情绪直接对演唱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歌曲《恨似高山仇似海》选自歌剧《白毛女》,这是我国声乐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色彩相比单一声乐歌曲更为丰富,节奏也更为复杂,演唱难度也更大。本曲为4/4拍节奏作品,在由作曲家王志信先生所配的钢琴伴奏中,给出的节奏提示为:自由板,强烈地。歌曲一开始的左右手强有力的震音,马上连接急促的三连音,然后紧跟双手八度行进,到再次出现的左右手震音,直至引出演唱。
这首歌曲讲述的背景是喜儿在遭受黄世仁迫害躲进山洞苦熬三年后,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所受的冤屈向上天哭诉、呐喊。 因此,前奏就要强烈突出悲愤,痛苦的情感,并将这一情绪贯穿全曲。
而在《山里的女人喊太阳》(王原平曲)这一曲中,情绪转换更为明显,从第一小节钢琴伴奏开始到第三小节演唱保持的慢板到第15小节的间奏的小快板再到41小节重新进入慢板,直至最后第59小节进入稍自由、放慢的速度。钢琴伴奏必须熟练掌握整首作品的速度及情绪走向,才能与演唱者和谐统一,使整首作品更为灵动、饱满。
2.力度提示
在众多歌剧作品中,戏剧化的演唱方式十分常见,常常需要演唱者在音量上收放自如,然而人声的音量大小非常有限,但借助钢琴的烘托,就可以很好发挥出应表达的情感。在处理pp音量时,钢琴可以使用单手单音、单音旋律或是简单的和声进行加以衬托,在ff音量时,就可以使用大量的震音、密集的和声进行,双手八度等方式带动演唱者的情绪,同时也增强整体的音乐效果。
3.关于演奏正谱与简谱
西方歌剧,都是写有专门的钢琴伴奏谱,而这一钢琴伴奏谱都是五线谱,可我国大部分的声乐作品都为简谱,而大部分配奏的五线谱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弹奏我国声乐作品时就需要钢琴老师有很强的简谱伴奏功底,不仅要清楚作品的调式调性,还要清楚把握作品节奏、风格、间奏的伴奏音型等,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积累。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