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转换的运用
作为一部经典的影片,若想要在影片中进行时空转换的运用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所起到的是个过渡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的话,会让影片中的内容或情节自然流畅地伸展,浑然一体,而不被观众所觉察。但如果处理不得当的话,就会产生情节上的错乱感或不合时宜的交错感。而本片《雨中曲》当然没有让观众失望,它很好地将两条大的故事线索转换得毫无痕迹,导演首先选取了最有价值最必需的场景,然后在场景中再寻找内在的有机联系。比如通过语言上的运用来达到转换的目的,是本片时空转换的亮点。如,在新片的首映式结束后,在后台的科斯默一句:“What have I got?”(我得到了什么?)“I have got out of here.”(我必须离开这里。)接着就是科斯默和唐驱车前往辛普森家,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时空的转换。除了语言上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外,在歌曲或音乐上也可以,影片中在由片场转换到看样室时,不仅利用了婉转的音乐,还利用了色彩的变换。先是一个电影片场的远景,在这远景中包含了摄制组和演员们,而视角也是以电影摄制组人员作为视角转换点,在慢慢地向前推进过程中,将摄制组人员推到镜头以外。就这样在视角的不断变换中,镜头中的画面由彩色变为黑白,镜头在后拉的过程中,出现了在黑暗中看电影的人影,这时灯光变亮,老板辛普森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兴奋地赞扬唐和科斯默,而在这时,画面又由彩色变为了黑白,场景就这样在观众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可谓手法高超,匠心独具。而在转换上的别出心裁和转换后影片所产生的唯美效果,都令观众不得不佩服导演的高水平。影片展现了20世纪30―60年代美国影视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略带讽刺与批判的镜头语言并不是将它作为影片的主基调。相反,影片着重叙述的是乌托邦式的歌舞升平的场面和里面人人艳羡的美好爱情,这种略带刻意的美好修饰,让观者看后心情总会随之愉悦。观者在寻求某种心理安慰的同时,更会拥有一种视听上的美的享受,这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