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艺术内化为学前专业学生的精神需求
长期以来,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这两块领地里存在着分工: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是那些专门研究人员,而从事教育实践的则是第一线的教师,所以会出现脱离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长期囿于低层次经验摸索,更可以看到违反教育规律的事屡见不鲜,严重地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实践和当今教育的发展都表明,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教育。只有重视和加强艺术工作,充分发挥艺术实验探索、理论论证和开拓创新的先导作用,注意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才会获得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把艺术学习沉淀成为学前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
作为学前专业的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艺术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需要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艺术能力,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我们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我们要以培养具有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精英气质的新一代幼儿教师为育人目标。学前教育如果教师缺乏与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学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以治用的观念。
(三)把艺术能力的教育渗透到学前专业教师的常规教学
只有在“教育”中“审美”,才能正确把握教育艺术的方向,只有在“审美”中“教育”,才能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我们学前专业,教师要申报艺术课题,只有以把艺术与教学相结合,才有参与教育艺术的机会。
在院系,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教育艺术带头人的作用,在全院形成浓厚的从事教育艺术的风气。不仅学习文化知识、教学大纲、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教育方法,也要对学校教改方向和学科教学思路进行引导。调动教师参与艺术学习的有效性。最后,引导教师把点点滴滴的工作体会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教育论文评比、教育质量分析会、教改经验交流会等,认真总结,积极交流,以推动学校教育、教研和教改工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