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李渔的科介艺术,不能脱离对他的传奇作品,结合创作实践和理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李渔戏曲搬演舞台的可能性。
第一类科介是做功类科介,也通常称为“身段”。第二出《呼嵩》中“众三叩头介”、“闷坐介”、“叹介”;第三出《分任》中“指末介”、“见外介”、“共坐饮介”;第四出《讯玉》中“伸腰介”、“泪介”、“笑介”、“丑打恭介”;第六出《微行》中“丑换衣帽介”、“生、丑行介”、“生背介”;第七出《篾哄》中“净扯副净背介”、“老旦劝介”第十二出《拾愁》中“内鼓吹、呐喊,作起马介”;第十三出《情试》中“生作不停,彷徨自语介”;第十三出《情试》中“生微笑介”;第十四出《抗节》中“画介”、“众慌介”;第十六出《飞舸》中“末丢银介”、“丑开介”;第十七出《仇玉》中“拔簪欲丢,又止介”;第十八出《得像》中“做撬门进介”、“副净旁立介”;第十九出《侦误》中“旦顿足介”……从这一些可以看出,分散在剧中的这些科介都是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动作。在整个剧中的科介,实际上构成了不同于文本结构的表演系统框架。透过整套的科介体系,可以看出整个戏曲在舞台上的表演流程,众多的动作构成了一个连贯的、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完整画面。
有一些科介是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的,如第六出《微行》中“生怒介”、“生喜介”;第八出《缔盟》中“生惊介”;第十三出《情试》中“副净惊介”;第十四出《抗节》“旦厉声介”、“众慌介”;第十七出《仇玉》中“叹介”;第十九出《侦误》中“旦顿足介”;第二十四出《错获》中“小旦哭介”、“想介”;第二十五出《误投》中“旦作怒声介”;第二十六出《谬献》中“小旦低头不语,作羞态介”、“生沉吟介”;第二十七出《得实》中“沉吟介”、“外冷笑介”;第二十八出《止兵》中“外大笑介”;第三十出《媲美》中的“相见各悲介”等。这些动作对于生活的模仿生动传神,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的动作神情,他们的情感的变化和内心的活动既是对剧作本身的表演同时又是通过这种舞台动作传达给观众以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方式,经过剧作家和艺人上台演出实践的提炼和美化,最终成为戏曲的演出身段。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言及:“设‘科’之嬉笑怒骂,如白描人物,须眉毕现。引人入胜者,全借乎此。今俱细为界出,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第二类科介就是戏曲四法中的“打”,这类科介主要用于有武打和战争动作的场面。在李渔的《玉搔头》中第九出《弄兵》中“生、小生执两样旗帜,各领众乘龙舟上,斗介”、“小生领众人跳下水介”、“生领众上,小生领众作跳船、夺器杀介”、“外、副净各领众上,对阵介”、“众上,列队同行介”;第二十九出《擒王》“净引众杀上,对阵介”、“净、众败走,众擒净,见小生介”。
第三类是舞蹈类科介,这一类科介在整个戏曲中只出现了一次,第二出《呼嵩》中“众舞蹈介”。第四类是拟声类的科介,如第四出《讯玉》中“旦在场内作倦声应介”;第九出《弄兵》中“内众齐声喝彩介”、“内齐呼‘得令’介”等。
可见,在戏曲中,不是同是具备所有的科介种类。作为戏曲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本分,在整个篇幅中占据的分量比起文本来,少了许多,但是这并不是说科介不重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科介历来不被研究古典戏曲的学者所重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