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创作和演奏有着各自的不同。当然,以上所说的都是作为艺术,作为音乐表达的一种共性,可实际上针对不同的曲子也就一定会有不同的个性演奏方式,但这些演奏方式都是有出处的,时代背景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演奏方式和风格的不同。
比如现代民族音乐宗师、二胡鼻祖刘天华,其一生虽算不上顺风顺水,但绝不能说是坎坷,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学习过钢琴小提琴,并接触了西洋作曲理论,在那个年代这些经历都算得上是难能可贵了,因此其演奏作品的风格大都慷慨激昂带着革新和向上的意味。而阿炳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但却刻苦钻研音乐,作品更多的是反映民间疾苦和当时的生存不易。两者无论曲调或者演奏都有着显着的区别,但却无法分辨两人之间到底孰优孰劣。艺术之间本就没有胜负之分,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之下演奏风格的不一样是完全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所以背景环境的不同会极大地影响各自的演奏风格,即个性,但就是不同的个性才造就了音乐的魅力,只要能让聆听者产生共鸣的音乐就都是好音乐。
2.以尊重原作为前提进行演奏。在演奏二胡时,追求个性的发展是没错的,每个演奏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这才使得其演奏作品也变得独一无二,为世人所铭记。但在演奏前人作品的同时,合理的发挥自身个性却也一定要在尊重原作的原则之上进行。首先原作的创作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被世人传唱就必然有其道理,良好的尊重原作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并不能很好的体会原作者在创作此曲目的具体背景环境,擅自改动并不能确定是否真的能比原作更好。拥有自身的个性风格是成为一个大师级演奏家的前提,但在这个前提完成之前,首先需要全面的学习,前人的经验,演奏技巧和风格等。待到将一切都掌握纯熟之后再来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才能更加完善并让听众产生理解和共鸣。
在艺术中是从来都没有对错好坏之分的,再出名的艺术家也有可能犯错,也会出现其失误的地方。因此达到音乐的共性,通过乐曲向人们去传递自身的思想才是最根本的共性,也才能更好地让听众产生共鸣。至于使用什么样的曲目,何种演奏风格,只要能真正表达出曲目的真情实感,让听众都能理解和体会,那才是真正的好乐曲。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