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巫术――一种文化现象
无论怎样的原始民族,都有宗教和巫术。
巫术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沉重地投射到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巫术又像一颗结满艺术之果的大树,它将自己的果实深情地奉献给创作自己文化的民族。我们必须承认:野蛮时代人类那种混沌的精神文化正是通过巫史得以延续下来的。
虽然不能武断的说:“艺术起源于巫术,但至少很多已经发现的原始艺术品的确发端于巫术,或者是渗透着巫术或听命于巫术的,几乎很少与巫术没有关联。
狩猎是先民的主要谋生手段,狩猎巫术又是这一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仪式”,出于巫术相似律模拟对象的需要,艺术就成了把人类巫术观念中不可听、不可见的转变为可听、可见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狩猎巫术艺术符号多见于岩画中,史前的岩画都能找到彼此类似的例证。
(二)内蒙古岩画中的巫术情结
我们已经看到了岩画在原始人巫术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现在既令我们感到困惑又感到兴趣的是:他们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参加这种表演的呢?它的巫术价值又是什么力量赋予的呢?
1.“同能致同”的巫术心理
狩猎结果的捉摸不定,恰恰为巫术占领这块地盘提供了最合适的理由。那么巫术又何以选中美术作为它的搭档呢?因为巫术的源起“即在所采取的行动和期待得到结果之间有着相似性”也就是说,要想得到期待的结果,就要采取类似的行动。美术可以把他们所要期待的结果都能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他们面前,而且原始人对于形象的看法上不把形象看成纯粹的形象,形象与原本是互渗的,很显然,在原始人哪里,形象与实体具有某种不可言喻的神秘的同一性。在他们看来,若欲得到某种对象,抑或某种结果,只需将它们以形象的方式诉诸于画面。那就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了。正是这种“同能致同”的巫术心理,驱使原始先民们去花费大量光阴,将数不清的岩画磨刻在岩画之上,以期得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
2.艺术创造意味着逃避生活的摆布
由于当时人类还无力抗拒自然的力量。内心精神世界中借助某种东西的崇敬来支撑它们。内蒙古充满巫术意味的原始岩画,在我们今天看来,只不过是原始先民所做的“白日梦”,它们将自己理想次序,误认为即是自然的秩序了。因而这些岩画,实质上也只不过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幻想世界中的统一而已。但是,正是这一点支撑他们,不这样做就会失去心理平衡的生活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那些无力挣脱大自然对自己命运摆布的生灵所发出的叹息,难怪有美学家这样说:“对原始人来说,艺术创造意味着逃避生活的摆布。”
3.原始岩画的选址巫术心理――“神场”
我们在探讨岩画的分布时都会有一种同感:“几乎所有的岩画选址差不多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内蒙古地区的岩画也多分布在“壁立千仞,崖高涧深”的地区,一般都刻在难以攀缘的山腰和山顶的崖壁上,且在方向上也很有规律,大多迎南或迎西,其他方向极为罕见。这一切提醒我们,这些岩画的分布,都是先民们经过精心选择的结果,这就可能有如人类学家斯宾塞所说的所谓“神场”问题。这种所谓“神场”很可能就是先民们选做岩画点的神秘地域。“在这个确定的地域中,具有自己特殊的地貌和地形,自己特有的山岩、树木、泉水、沙丘等等的每个地方,都与各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联系在一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