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的作者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他自幼才识过人、卓荦不凡,“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现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存世。在儒家经典教义的鼓励下,他积极地想要走进仕途,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可是却因廉正守直屡遭豪强倾陷。方国珍起兵后刘基被荐为元帅府督事,他主张用兵力平定方国珍,但由于京中权要接受了方国珍的贿赂,元王朝决定用官爵招安,反而“责基擅威福,羁管绍兴”。后“经略史李国凤上其功,执政以方氏故抑之,授总管府判,不与兵事”。至此,已经四十八岁的刘基终于看透了元王朝的昏庸腐朽,从此不再对它抱有任何幻想,便毅然弃官退隐青田,将自己前半生中对政治和人生的彻悟写进了《郁离子》。
作品以寓言故事为主,兼杂议论,旨在讽世济民。全书仅仅四千三百余字,却收文十八章,一百九十五则,每章都有章名,但每则并无定名,多是学者根据具体的寓言内容概括出来的,其中寓言故事就有一百一十九篇。
刘基之所以采取寓言这种文学形式,正是由其创作动机、创作目的及作品强烈的政治性决定的。他要发表揭露朝政及黑暗社会现实的政见, 如果采取公开论辩和指责的方式,定会催祸,因此自然而然地要采取曲折隐晦的“寓言”和“重言”的方式以表达。此外,将政治观点融进寓言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中,亦可达到言而有文、借以行远的目的,使读者喜闻乐见,并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自己的观点。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