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必须立足于一定的个体条件, 而扎实的音乐素质是以歌唱为职业的人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 在综合艺术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很多歌唱者在音乐修养上不够下功夫, 演唱把握不了内涵, 显得苍白, 没有感染力。有些歌唱者具有很好的声乐表现力与技巧, 但到了一个层面就很难再进一步。除了其它方面的原因, 个人的音乐修养不够是制约歌唱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4]。 1. 应注重从音乐史中汲取营养
学习历史能在时间跨度上发现过去、 体味当前并探索未来。对音乐史的学习, 特别是对声乐历史的学习, 其价值绝不仅限于拓展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 更有助于歌唱者建立自己的艺术价值观、 宏观的音乐艺术视野, 并启发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歌唱者应了解各个时期各种音乐流派, 品味和思索它们的风格特点。如欧洲巴罗克(Baroque)时期的音乐风格庄严、 雄伟、 辉煌, 演唱时要严整, 不在节奏音准上随意自由, 也不可乱加滑音。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的风格要求庄重典雅、 有激情, 但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处理不可过分。浪漫派的主要特点是旋律个性化, 调性变化自由, 和声色彩对比强烈, 声音的音量、 音色有大幅度的变化能力等。掌握了各个作曲家各个流派的特点, 对于音乐作品的领悟力和理解力, 对于音乐和审美力和感受力也会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从而获得整个音乐修养和演唱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 音乐史上灿烂的群星, 无疑会给歌唱者带来艺术的启迪和人生的感悟, 也是他们参考的坐标和行动的榜样。如“乐圣”贝多芬对疾病和命运折磨的坚强毅力以及崇高的人文理想, 又如男高音之王帕瓦罗蒂的光辉的声乐生涯, 等等。
2. 体味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体味音乐作品的丰富而细微的表现力, 需要歌唱者具有坚强而有柔软的心灵, 也需要热情奔放而又细腻平和的艺术性格, 还需要反复揣摩的刻苦与必要的音乐感悟能力。这是一个歌者音乐艺术修养水平高低的集中表现。
歌曲的表现力是建立在一定音乐知识水平基础之上的, 也与歌唱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密不可分的。歌者要把纸面上的作品塑造成感人的艺术形象, 就必须善于理解和运用音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语言, 如旋律、 节奏、 节拍、 音高、 速度、 力度、 和声、 调式、 调性等, 并且恰当地把这些音乐要素揉进美妙而运用自如的声音中去, 以此表达作品的内涵, 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5]。
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歌曲时, 要善于思考。这种思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歌唱方法发声技能生理机能感受调节的思考; 二是对音乐作品诸要素的分析和思考, 其中有对歌词内容的理解, 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入探究, 对语言逻辑重音的推敲和安排; 也有对音乐风格、 曲式结构的分析, 高潮安排的研究等等。如在演唱《黄河怨》时, 要仔细分析一下这首歌曲: "风啊, 云啊”这是一种背景的描写, 也是以景色描写内心, 他的心情就好像当时的风云, 伴奏用不间断的六连音写成, 为一种压抑的感情作了铺垫。所以在开始演唱时声音要压抑要连贯, 又如最后一句: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这是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 在演唱时要打开喉咙, 呼吸要深, 用很强的力度唱出来, 才能深刻地表现主人公的悲愤情感。经过音色、 强弱、 吐字的抑扬顿挫等处理后, 字字句句都闪烁着歌唱者创造的无穷魅力, 体现了歌唱者的音乐艺术修养。
3. 通过作品的积累提高艺术修养
艺术实践对于歌唱者, 就像田径场对于田径运动员一样。不能设想一个人坐在家里仅凭他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修养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声乐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保证得心应手地充分展示音乐修养的内涵。
古今中外各个不同时期、 不同风格的杰出歌剧作品、 艺术歌曲和各国民歌, 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信息和文化内涵。演唱不同的音乐作品就是不断丰富音乐修养的过程。好的音乐修养为演唱时分析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作品本身就是音乐修养的知识来源。通过对演唱曲目的积累, 可以促使歌唱者实践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伟大的声乐艺术家们都拥有大量的个人保留曲目, 如一代大师卡鲁索主演过五十多部歌剧, 而普拉西多?多明戈出演过114个不同的歌剧角色, 录制过93部全本歌剧。要知道普通歌唱演员排演一部歌剧往往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努力, 能主演这么多部歌剧, 当然表明大师们卓越的艺术天赋, 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大师们幕后工作的努力和艰辛。也启发我们, 不经过勤奋工作, 不可能有什么必然的“天才”[6]。
[HT4H]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