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也称影戏,其成熟与发展的文化土壤来自乡村,但是究竟如何产生的,各家说法不一。因为流派考证并非本文的关键,所以此处采取折中的看法:其起源综合“巫术说”“劳动说”“节俗说”,即将其源流与形成视为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各家说法的共识性结论仍然是影戏形成、发展必然来自原始农业社会,乡村风俗、农村受众结构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等对其艺术样态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属于北派秦晋分支的侯马皮影戏而言,同样受到晋地农业文化的影响。一般来说,其表演时间多在农闲时节;唱腔中方言土语的应用十分丰富;皮影戏班人员较少、费用低廉,因此“比较适合当时农村集体或个人酬神还愿的一般消费水平”;表演组织相对松散,在农闲时节或有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时,临时组织剧团进行表演。侯马皮影演职人员一直遵循着“七紧八慢九消停”的传统,一个戏班大致由两三个“耍签子”“帮签子”人员及一个月琴演奏员、一个板胡演奏员构成,但是“要求戏班内的每个演职人员不能只会一样,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传统上,“表演”一直是皮影艺术的核心,但是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皮影造型由于其收藏价值受到群众青睐。
从造型艺术上看,侯马皮影造型保留了陕西皮影的优秀特质,生发出和谐美、均衡美、气韵美等美学特征。和谐美,体现在“统一的多样性”与“多样的统一性”上。“在侯马皮影中,头茬身段上会遵守着相对统一的造型法则,这既增加了影人造型的多样性,又使服饰的外轮廓丰富自然,每个影人从整体上与其他个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使之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均衡美,也就是在表演中侯马皮影既能容纳夸张的人物造型,如人物高耸的额冠、夸张的鹰钩鼻,又可以和灵活的手法相适应,使得呆板的平面造型“达到形象活泼完美的朴素感,从中形成独特夸张的表现手法。”
气韵美,“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就有了韵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也能增强主画面的感染力,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传统皮影注重现场效果,表演性十分明显。无论是最早的巫术仪式,还是后来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影戏表演过程始终关注与受众的互动。业余艺人、专业院团的成员大都来自农村,对观众的文化构成、接受心理有着一定的了解,在庙宇街头的表演中又最直接、最快速地接收到受众的反映,缩短了信息的反馈过程。也正是因为贴近群众的表演,在文化职能上,侯马皮影不仅能够充分实现受众与艺术家的双向沟通,更重要的是,可以保留更多民间文化元素,使得民间的价值诉求与审美趣味能够在庙堂之外被保留下来。
面对农村人口的迁移,如今的侯马皮影更注重造型艺术。由于影人可以作为工艺品展出,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因此,从“表演艺术”到“文玩皮影”,其文化职能的让位是不争的事实。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