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法学理可知:“变只是现象而已,变的背后一定有不变的东西。宇宙再怎么变,它还是宇宙。同理,艺术无论怎么变化,总归还是有一个被人们当成或公认为或称谓为“艺术”的存在物。也就是说,在讨论艺术存在和艺术演进的事象时,要清楚认识到艺术有不变的特质,也只有当艺术中有发力运动支撑艺术为艺术的恒定动力因素,人们才会安心和执着去追寻艺术、创造艺术、分享艺术。如果艺术转瞬即逝而不见踪影,那么,从根本上就不存在艺术这个学科了。
系统地审视艺术中不变的因素是艺术灵魂品位,包括最基本的四个因素――味道、气质、极致、魂灵。
艺术中不变的味道,是指艺术味道,包括:艺术感觉、艺术思想、艺术精神、艺术理想、艺术规格、作品感。无论怎么创新中国画艺术,做出来的东西,需要具备被称为“中国画”的那种艺术意味性质。否则,就不是“中国画”。有人主张说:中国书法的创新策略应是抛弃汉字而专注于线的书写表现,真如此,其就变味成了绘画形态,而不是被称为“书法艺术”了。总之,艺术味是不能变的。
艺术中不变的气质,是指艺术性。包括:艺术学术阶层、艺术创造力度等。无论怎么折腾,只要是宣称为“艺术”的物件,就需要具有艺术性。从如今的人类文明常识已经知道:凡说什么具有艺术性,总是属于肯定性评价。艺术性是指艺术品级呈现的完满程度。缺乏艺术性的所谓艺术,终究是生命不长的,会被人抛弃的。
艺术中不变的极致,是指艺术品位。包括:艺术格局、艺术气象等。如果一个艺术行为,或艺术作品仅仅具有一些艺术性,而缺乏艺术品位,或艺术品位不高,那么,只能算是一般性艺术作品了。好比平常的一句诗和一个佳句的差别。艺术品位,也可称为艺境。所谓艺境,“是指人类艺术梦想外化实现的最高指认性意味完善境界”,即,艺术的高级生命状态。
艺术中不变的魂灵,是指艺术神灵,即艺术主宰,包括:艺术魂、气韵等等。艺术中总是有一个成为艺术生命的核心主控力量。这个主控力量,虽然不可测量,但是它总是发挥主体能量的。一句话,艺术是有魂的。
“艺术在原则上永恒,不服从于时间。”确立艺术具有不变因素的观念,可以更好地谋求守候性创造艺术的策略。综观当下域外艺术之演进时态,虽说原有传统路径发生了质的变化,美、风格样式等因素不再是艺术的核心追逐与守候。但是,如何统一表现文化理想与形式风格表现、如何整体把握当代性与地域性、如何统一调控族群性与个体智慧理想,这些都是艺术学科之现实的思考课题。我想:在基于艺术拥有不变因素的理念上,“放心”――放出自己的心灵――而为,是艺术学人应当走的路。由此,把主体自我的真、价值、意义、存在,予以概念化、简约化后尽情物化润心,也当是艺术应有的演进取向和存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