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小花苗服饰图案集中于花背上。花背制作以挑花为主,镶嵌拼贴为辅。挑花属于苗族刺绣的一个品种,独具反面挑正面看的特点。一般在底布上事先绘好花纹,技术熟练的则直接数纱挑出图案轮廓,然后再中间填补各种有规则的图案花纹,其制作工艺类似现在大街小巷流行的十字绣。挑花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主,具有对称、规则的特色,不仅有生活中常见十字形、方形、圆形、花形等花纹,还有古老传说中一些抽象场景。大量定型化的几何纹样的使用构成了苗族服饰的母体文化特征。挑花结合镶嵌技法制作的纹样现在识别出的有城池、山川、河流纹样,装饰花纹有江河纹、田连阡陌纹、蕨菜纹、火镰纹、小米花纹等,通过研究这些纹样,可深度挖掘小花苗文化与历史。
(一)城池纹
据水城县居民说这是苗族的祖先格炎尤老、格蚩爷老率兵守卫的城池模样。中间黑色十字代表街道,四周方格表示城墙,四角方块代表角楼。水城县北部的南开乡村民介绍,城池纹来源于苗族古老传说,苗族祖先蚩尤率领“九黎”这一部落不断发展经济,壮大部落,最终进驻中原建立城池,后蚩尤被黄帝战败,城池失守,部落只好南迁避祸,古老的苗族人民忘不了自己的家园,所以将这一历史盛况记录在自己的服饰上。小花苗在花背上缝制此类图案,是渴望回到水土肥沃的故土的表现,在这种渴望变成失望后,祖辈仍然沿袭这种做法,是为了纪念曾经的光荣与辉煌,由地图演变成一种思想性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二)山川纹
主要与田连阡陌纹一起使用。水城小花苗花背上的山川纹大多是整齐排列的几道线。另外也有锯齿线和横线组合,代表山川河流。杨昌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中提到贵州省苗族服饰中几种常出现的山川纹,象征祖先从发祥地开始迁徙过的江河湖泊及山路。它被视为苗家的发祥、生息、繁衍地:黄河、长江、洞庭湖、西南高原。苗族史诗和芦笙舞中描述迁徙的情节很多,先民翻山越岭、对敌作战的苦难历程在服饰上只能通过简单的几个花纹表述,一道道不同的山川表述先民跋山涉水在对方的围杀堵截下的艰苦转移,情景。
(三)田连阡陌纹
多用于花背的边角装饰或框起主要图案。苗语称之“戛斗卢”,象征故乡田多土肥,生活富足。其制作一般为黑色底纹,分布黄色布条镶嵌为横竖几何框架,每条黄色拼贴布条正中央缝一道由两股丝线绞在一起的红色丝线,从外观上看不出针脚的缝隙。苗族古歌中出现祖先原本的故乡场景,“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