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稚拙之美
在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中,取材是艺术品产生及意蕴表达的重要基础。民间艺人所表达的多数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风民俗及贴近现实生活的花果鱼秧等等,因为受到耕种劳作及生活条件的双项制约,导致在制作之初并不能对作品进行精致加工,艺人完全凭借对生活的一腔热忱与丰富想象对事物进行描绘。我国的剪纸艺术长期以来的创作主体都是来自民间的民众,他们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只能通过自己的双眼进行观察,随后通过想象进行创作,同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又与自己的设计意愿有较大出入,因此作品中透露着较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性与随意性,恰恰为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带来了另一种原始的美,一种不做作的美,在稚拙、质朴中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稚趣”,即通过细微的不和谐形态所带来的趣味。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稚拙美体现了其与传统文化的精神的契合,道家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倾注其中,这也作为民间剪纸的最为显着的特点。
2.构图之美
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贴近民俗文化的艺术创作形式来说,民间剪纸的艺术美所主要展现在构图方面。对于剪纸来说,镂空的虚实面块对比相对分明,对线条的变化以及规律是形成剪纸艺术独特的构图美的重要元素,剪纸在构图之初变具备良好的整体连接性,便于制作及使用,同时也蕴含着传统手工艺人们匠心独运的设计思维。因为剪纸艺人在构图的过程中力求使所有表现对象都巧妙的连接,不断不漏。 剪纸作为以点、线、面所进行构图形式的艺术,需要艺人在制作过程中做到虚实结合,构图合理,将线条的自身变化达到和谐统一,在勾勒出所需要的形象的同时不丧失形式美感。在我国传统剪纸作品的构图中,富含想象力,充满了夸张的变形手法,是自然、质朴的民间传统艺术的充分表达,也是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信手拈来的劳动人民粗中有细的朴实清新。传统剪纸的构图多以对称的图形为主,讲究均衡协调,对节奏韵律的掌握十分注重。它所传达出的,是对一种稳定、庄重的美感。其对称以左右或上下两侧的对称为主,也是传统剪纸的重要构图形式,对称法则多用于剪纸艺术作品的创作当中。在进行这种对称式的剪纸作品创作时,艺人往往通过折剪法来完成创作。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手工艺术之一,我国最早出土的剪纸作品出自新疆吐鲁番的古墓之中,而其中在南北朝时期的对猴团花剪纸,其造型便以十六只猴子所围成一个圆形,其中每两个猴子相向而立,作品当中使用树枝形状的花纹,如同群猴立于树上嬉闹一般。这副剪纸作品便是通过折剪法完成的,整幅作品展现了传统的朴素艺术美感,即均衡美与对称美。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对称美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剪纸艺术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早在一千年前便已被艺人们所使用。
3.设计之美
在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制作之初,都需要艺人对于图案、构图、结构、纹样等等元素的设计,并经过一次次的加工在艺人的双手上迸发出富有生命力的图案。剪纸艺术作为民间朴素手工艺品的精华,多数用处在于装饰,而这种装饰并不像金银饰品那样带给人一种冠冕堂皇的感觉。它通过朴实无华的图案、纹样将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融入其间,虽然并不能像其他装饰品一样一入眼帘便获得我们的瞩目,但是只要仔细品味,便不难发现艺人在作品图案中的设计手法及艺术表达所饱含的美感。源自于民间劳动生活的设计灵感使得民间剪纸艺人的设计思维充满着对平凡朴实生活的美好憧憬,生动简单的形象使作品的艺术表达粗中有细,隐晦中透露锋芒,从而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思考,并使剪纸艺术充满了艺术内涵的设计美。
4.反差之美
在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通常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艺术设计中的图案设计、构图设计等元素设计外,其中的对比手法也不容忽视。在剪纸艺术中的对比所指的是造型、色彩、图案上的反差所带来的艺术效果,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带来超出剪纸作品本身的艺术美感。而想要达到这点,主要体现这种反差的便是在颜色方面,例如在剪纸当中使用拼接、着色等方式,或者以单色剪纸配以反差较大颜色的衬纸,这种颜色上的反差能够将作品完整的呈现在欣赏者面前,同时打破了传统单色剪纸因颜色单一难以受到人们关注的弊端。这样,既能够强调色彩搭配为人们所带来的视觉美感,更能够使颜色的和谐统一为作品增加关注度,烘托出作品想要表达的主观意愿。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