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与其它剧种相比较,黄梅戏的唱片化、磁带化、广播化、影视化等各种形式的音视频化的起步早,种类多,“据统计,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播放戏曲节目六十三次,其中黄梅戏不少于三次,平均一个月就要播放一次《天仙配》的选段、选场或全剧。另据统计称中央台和福建前线对台广播的戏曲节目中,黄梅戏占四分之一。”[1]另外,1983年4月26日上海《新民晚报》根据唱片发行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列出了当时戏曲唱片的发行业绩,其中黄梅戏唱片的发行量排列第二,可见黄梅戏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及唱片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在国家图书馆上搜索与黄梅戏相关的多媒体文件,涉及计算机文件、视频、图像、音频的资料有80种,当然,实际上的数量应该不止这些,因为好多珍贵的黄梅戏音像资料散落在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或剧团、剧院组建的艺术档案馆里。当前,这些音视频资料有些已是绝版,弥足珍贵,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数字化保护与抢救,以留住这历史的好声音,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将是黄梅戏也是中国戏曲资源的巨大损失。
其次,黄梅戏老唱片的数字化保护问题也应该提上日程,亟待开展。作为音频资料的最早遗留,我国第一张唱片即是1904年录制的京剧名宿孙菊仙先生的唱腔。中国唱片总公司在2011年启动了“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料库”工程,该工程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之一,预计在2015年建成,通过老唱片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既实现了老唱片的保护与收藏,也为老唱片在当下新媒体时代找到了一条新的生存方式。对于黄梅戏来说,我们可以将一些官方收藏或散落民间的珍贵的与黄梅戏相关的老唱片、老磁带进行集中系统地收集整理,进行数字化处理,因为我们现在如果不加以转换处理或保护,这些珍贵的音频文献可能因为老化、遗失或许再过几年也就没有了,即使留存,则因读取设备的停产或淘汰,查看已经极为不便,只能躺在图书馆或博物馆、档案馆中,变成一堆没有用处的垃圾。如果我们对之进行保护与开发,既可让这些历史的“好声音”重新获得旺盛的生命力,也可以为开发利用找到新的商机与盈利点。另外,黄梅戏还可以借鉴《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的模式,对这些音频资料中的黄梅戏名家唱段配上身段,优化受众的视听体验。
再次,我们可以对黄梅戏传统经典剧目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将传统的手抄本、油印本等纸质剧本与曲谱录入计算机,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之处理成文字、图像、伴奏、音乐、唱腔于一体的数字化资源系统,然后再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校园传播或社会共享,方便广大黄梅戏爱好者接触或自学黄梅戏艺术。在这方面,黄梅戏可以借鉴越剧的作法。国家“九五”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越剧大考》,整套光盘由1张CD-ROM和60张CD组成,另有唱词一册。内容分《历史篇》、《名人篇》、《名剧篇》、《名曲篇》几大版块,共计170余万字,配有3000余幅图片、收录有700余首经典唱段,一经问世,就被称为“中国越剧的百科全书”,为越剧的资源保护、学术研究与艺术传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平台。另外,我们还可以将与黄梅戏相关的文献、文物搜集起来,构建一个黄梅戏文献与文物数据库或博物馆,利用数字网络的传播优势,大力弘扬黄梅戏艺术与文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