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合西方元素。在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中,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性,这也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演唱技能有了全面提升,而且合理运用气息又能够将本民族固有的歌唱声色体现出来,这也形成了现代民族声乐演唱角色的通透、圆润、集中和宽厚等特点,其不同于美声唱法,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
(二)交汇各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由于分布区域及生活方式不同,形成了中国民族声乐风格的几大区域。但随着当前文化交流的频繁及交通的便利,不同区域的民族声乐文化空间和地域上的差别正在逐渐消失,各民族的特色使民族音乐风格有效交汇在一起,这已成为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共性化的声音特点。在当前我国音乐制作过程中,对于人与自然的结合理为崇尚,更重视音乐的整体效果,对文字的押韵和归韵较为注重,这就需要演唱时要有效将真声与假声结合起来,配以丰富的感情变化,控制好歌唱气息和有效控制声带发声状态,从而形成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共性化的声音特点,既不同于外来艺术,又区域于民族的传统特色。
(四)联系民族情结和发挥民族风格。我国具有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并由此衍生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虽然不同地域具有自身的艺术风格,但其共同构成了民族声乐文化。同时现代民族声乐还具备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且通过演唱者更好的演绎,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起到了联系民族情结的效果。
在民族声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文化修养会对演奏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因此,作为民族声乐的表演者,需要对各民族的地域文化有必要的研究和了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更深领悟不同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为各地区及各民族人民群众带来优秀的现代民族声乐表演。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