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指的是人们基于自身经历和文化背景,对音乐作品做出的认识和感触,对音与情的理解,音与情的微妙互动。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觉。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听者的自身经历上的,依靠联想这一方式将音乐之美与自身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乐感是一个很笼统的称呼,很难给人直观的感觉,因此,可以将其细分为音准感、律动感、力度感、语气感、气感等等。
(1)音准感。二胡同其他乐器的很大区别在于它没有指板与品位,所以在演奏时完全依靠演奏者的听觉进行音准的把控和调整,通过听觉的辨别与信息提供,演奏的手指进行对信息的反馈和调整,共同完成演奏的音准感。音准感的好坏可以有高低之分,低层次的音准就是演奏的准确性,即保证音高低的准确无误即可,高层次的音准是要引起音律层次的共鸣的,是上升到艺术层次的演奏把控能力的体现。
(2)律动感。律动是音乐的神韵所在,也是音乐层次的区分关键,同样的乐谱在不同的演奏者手中有不一样的感觉,正是演奏者对音乐节奏的把控不同所致,一个好的演奏者可以将情感通过演奏的节奏传达出来,强的律动感可以使得演奏出来的音乐更富有灵动而传神的感觉,极富感染力。
(3)力度感。作为二胡演奏中对力量的控制及运用的把握程度,力度是音乐变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影响着音乐作品演奏出来的。从乐感方面来说,力度也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要求。单纯的演奏力度的大小把控是力度感的低层次水准,而真正好的力度感是演奏者的内在张力,由内而外的力度把控才可以使演奏不流于肤浅的表演形式,而是传达情感和引起共鸣的艺术形式,才能演奏出富于变化的作品结构层次。
(4)语气感。音乐的本质是演奏者对听着的一种诉说和交流,所以演奏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依照乐谱将韵律演奏出来,而是要像交流一样,或是激扬,或是娓娓道来,通过刚、柔、吟、唱、抑、扬等语气的运用,传神地表达出演奏者的内心情感。
除此之外,乐感还分为气感、质感(演奏者对音质的审美感)、乐曲结构造型感(各个音符的有序组合)、类动感(使音乐具有特定的神态)以及人物形象感(音乐描述的主体对象)等。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除了这些乐感,将情感与音乐联系在一起还要依靠联想这一载体。聆听和演奏的过程都是一个联想的过程,一个好的作品应该融入演奏者的联想,从而传达出其对人生与事务的感想,也要使听者产生联想,也就是情感共鸣。一个好的联想意境的创造尤为重要,首先就是艺术演绎者自身的修养问题,一个小孩子和一个老人演奏同样的曲目,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同一个演奏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作品风格也是变化的,这是由演奏者的人生阅历、思考以及自身修养提升的结果。其次是外在氛围的营造上,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必须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才能集中精神,将二胡自身的特色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更好的实现联想,第一要尽量保持二胡演奏者练习和演奏的环境是安静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便于演奏者将自身的情感释放出来,真正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意蕴,做到乐器、作品和演奏者的融为一体,然后是二胡演奏者的内心状态,只有平静的内心状态才能更好的把控演奏的细节,情绪可以高昂,但演奏的内心不可以躁动,这二者是不冲突的。最后就是演奏技巧的磨练,只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作支撑,演奏者才可能心无旁骛的将注意力放在情感的传递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好的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无限的联想,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例如大家都熟知的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曲目,通过演奏者演奏出来的音律,我们似乎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乐曲的创作人阿炳衣衫褴褛的在游园的古巷中用二胡诠释着自己黑暗的人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