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服饰的艺术性探讨

  (一)戏曲服饰的规定性艺术

  戏剧服饰的规定性是演员演戏时的穿戴要求,即演员或者角色在扮演舞台人物时所遵循的穿戴规则。服饰穿戴规制严格,剧中各种人物角色其穿戴都有定例和规制,“宁穿破,不穿错”就是说戏曲服饰的规定性要求穿戴者与饰建立稳定的类型对应关系。戏剧服饰的规定性也侧重于人穿着服饰的行为,要求穿着行为必须符合规则,因为服饰的穿着规则是经过历代观众和演员共同努力才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共同认知,从而这也对戏剧服饰的穿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舞台角色刘备,关羽,张飞,他们因人物性格不同所着袍装颜色各不相同,通常是刘备穿黄色袍,关羽穿红色袍,张飞穿皂色袍。整体形象鲜明,色彩对比强烈。不仅丰富了人物性格,也装饰角色的个性形象,美化舞台。

  特殊饰物的佩带也有一定的规定性。戏剧服饰款式的规定性一般是由部件服饰规定性引起而以整套服饰的整体规定性表现。戏曲服饰除了讲究大方面之外,还注重戏曲服饰的细节,冠饰、佩物都有等级之分。在戏曲中有30多种盔头,但是只有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才有盔,如上层社会中女子所戴的鸡盔、凤冠等,百姓象征的巾,如扎巾、小生巾等。当然,戏曲服饰穿戴规范并没有条文规定,只能在实际演出中进行分析研究,服装的款式、质料、花纹、色彩等在在穿戴规范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要根据剧中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质、生活环境等多方面来进行判定。总的来说,通过戏曲服饰的形态、花纹、色彩的规范,有利于观众对戏曲人物的理解,在加深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在戏曲服饰款式上,我们可以根据人物角色可分为公子戏装、帝王戏装、武将戏装、平民戏装等类型。

  此外,中国古代的戏台结构也是促成戏剧服饰规定性的主要条件。中国戏曲舞台的露台之独特性,造就了中国戏剧独特的演出模式,这种演出模式要求演戏必须照顾到各面的观众。从而在服饰方面,它要求演员的服饰能够让观众有一目了然之感,即使只看背影也知道演员的角色。因此在戏剧服饰这种规定性是演员和观众通过长期的交流,在一种怎样穿和穿什么才像的一种共同认知心理模式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是戏曲成熟发展的一种表现。

  在规律艺术中存在有很强的装饰性特点,即戏曲服饰能够美化其所依附的戏曲角色以及戏曲角色表演的戏剧舞台,作为一门成熟的表演艺术,戏曲不仅是扮演角色的艺术,而且是表演角色的艺术,戏曲服饰作为戏曲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当然也不例外,戏曲服饰凭借和依赖其制作工艺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创造出新形象来美化角色,美化舞台,体现出其强烈艺术性,从而给观众以视觉美的享受。

  (二)戏曲服饰的律动艺术。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艺术,因而在戏曲艺术创造过程中,舞蹈成分很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戏曲服饰适合了观众对其载歌载舞的需求,发展出一套独特表演方式。演员舞蹈形体动作与戏曲服饰一起飘然舞动,构成浑然一体的流动感和律动美,以鲜明的表现力赋予舞台形象造型美,从而成为利用服饰给戏曲增添了新的美丽。

  戏曲表演的四大基本功就是唱、念、做、打。戏曲也正是通过这四类表演手段来表现舞台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综合歌舞表演,通过歌舞把戏剧内容表现人物形象,揭示戏剧冲突,将人物性格与时代背景有机结合起来。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戏剧与歌舞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在人物装扮角色,塑造舞台形象的过程中,戏剧服饰的舞动性,律动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戏曲表演中,戏曲演员通过各种如甩发功、翎子功、髯口功、水袖功等手段来表现人物心理,角色特征,舞蹈动作和曲调都是前人创造的,是由歌舞表演特性决定的,具有一定的表演程序与艺术性。   戏曲表演要由相应的服饰来配合和衬托,演员通过跳跃、屈伸、回旋等富有节奏韵律的动作,使服装产生飘逸、摇摆、翻飞等形式美感,也使观众对戏曲服饰感受到了服饰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盔帽上的绒球,凤冠上点翠、珍珠,这些装饰物在演员表演动作的过程中,进行律动,其颤动性极其讲究,通过它们或隐或显地抖动,把演员或恐惧或喜悦的心理在情绪外化观众面前,推动戏曲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服饰律动中的艺术性。

  举例来说,戏衣中的水袖就是通过变形夸张的设计手法,把袖子加长加宽,使其舞起来极其缠绵依依,行云流水,从而表现出剧中人物的隐藏实感。当演员要表现角色高兴时,演员可以向上摔开水袖,而由于水袖长而柔软便在空中形成一个个波浪形状,而当演员要表现角色痛苦的心情时,便可向下抖开水袖,此时水袖便形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波纹,演员一般外穿大袖舞衣,内衬长袖舞衣,表演前把长袖重叠在大袖中,表演时突然伸出,取得出人意料的舞台效果。

  “翎子”是由原始人狩猎时头上所插的羽毛逐渐演变为戏剧表演服饰中的一个重要头饰之一,也是一种极其具有舞蹈性的戏剧服饰。如在《吕布戏貂蝉》一戏中,吕布用翎子戏貂蝉,通过翎子很好的表现了吕布的内心和人物性格。在清代的官服中以插翎子来显示官品的高低。冠的两边插上翎子能够显示戏剧角色的身份的贵贱或勇敢品性,在戏曲《三战吕布》、《连环计》中吕布戴三叉冠,冠上就插有翎子,来显示吕布的勇猛。

  再如“靠”也是戏曲服饰中的大件服饰,它造型别致,与古代“深衣”相似,具有庄重大方的特点,在演员做飞腾、旋转等武打动作时,“靠”的前后片能呈现眼花缭乱的动态美。“靠”是一种既能体现武将角色特征又具有可舞性的武将服饰。“靠”具有庄重大方的特点,它能够赋予人物威武的气质,还可以夸张舞蹈动作。这种服装静则赋予人物以魁梧气质,动则便于体现八面威风之感,体现了戏曲服装的律动艺术性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律动艺术是伴随戏剧对舞蹈表演的需要产生而产生,古代戏剧具有舞蹈表演的性质,这样就对戏剧服饰产生相应的舞蹈性要求。戏剧服饰的律动性,就是指戏剧服饰有助于演员舞台舞蹈表演的性质。舞台上演员的舞蹈表演需要戏剧服饰的配合才能表演的更加完美。另一方面,戏剧服饰的舞蹈动作适宜,有助于演员塑造完美的角色形象。戏剧服饰的律动艺术也在服饰款式、色彩、质料等部件材料中,通过演员的表演表现出来。

  (三)戏曲服饰的造型艺术

  戏曲服饰在造型上极具艺术观赏性。它应用中国民族特色的色彩、图案以及制作工艺等手段,让戏曲服饰更具有独特性,并突出舞台整体效果。

  戏曲服饰继承了中华民族艺术中的装饰色彩方面的传统,色彩倾向鲜明,用色大胆,既讲究色彩的和谐,又注重强烈的对比。在色彩的运用中,黑白两色由于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美感,得到极大使用。

  用图案的规律来对角色行当的身份、地位和性格进行规范,是戏曲服饰造型图案的一种表现形式。如皇帝用团龙来表现尊贵,皇后和贵妃用的是团凤,太后则用团龙凤。此外,由于人物的年龄、身份不同,所用图案造型也有很大不同。在图案的设计上,遵循对称美,通过对称在服饰图案中的应用,达到符合人们审美的要求。其次,利用反复、律动所造成韵律感使的形式美的体现更加突出。通过夸张扩大图形的面积,体现统一的美感,同时还可以有利于增强动感,来渲染舞台氛围,通过戏曲服饰表现戏曲艺术性。

为您推荐

明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概貌

  (一)海盐腔   元代已产生的南戏声腔。在明正德年间,流行至浙江海盐,与当地戏曲、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变成南戏新声腔,称海盐腔,其剧本多数文人创作,音乐风格文静、优雅,伴奏用锣、鼓、拍板等打击乐,不用管弦。后来昆山腔兴..

从本质上诉求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性

  以往谈及艺术的篇章数不胜数,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微电影的艺术性,在这方面论述的是少之又少,仅有的论述也只是从艺术性浅层方面反复论说微电影的创作或是传播需要艺术性,更应该加强艺术性,在此就目前我国微电影的..

悲剧精神与艺术性的互融

  古希腊戏剧哲学中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楚优》的表述性本身是具有此种悲剧精神的。在现如今大众文化娱乐性为主导的话语身份里,追求单纯的..

音乐电影中芳汀形象的艺术性表达

通过对铺装材料的分析,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着园林的铺装材料也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种类随之产生并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园林铺装中,设计人员一般都不会将其作为空间的主景,作为背景的它更能够..

通过对绿化植物的分析,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为了在园林艺术中充分发挥出空间的作用,就可以通过植物造景来丰富和美化空间。在整体的园林建设工程中,景观与景观之间、景观与花木之间都存在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有效利用就可以达到美化空间的作用。例..

通过对空间布局的分析,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空间布局在园林工程设计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完成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首先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对场所和对象进行充分认真的分析,规划组建空间,探讨建筑的分布。不仅要考虑居住区的园林空间,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