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演的视觉特征。首先,花鼓演员具有较强的艺术表演能力,表演内容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过程,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形象化及舞台化,最终形成一种固定式的表演模式,表演动作主要包括卷袖、洗碗、端茶及擦汗等,要求表演人员要掌握走位、手势及眼神特点,展现出落落大方和动作轻柔之感。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及幽默的语言风格,是对百姓梦想及快乐的诠释。其次,花鼓演员的特殊妆容。丑角在鼻头上画一块“白豆腐块儿”,穿一马裤,胡须上卷,手拿纸扇,性格诙谐幽默,通过动作及表演,常常能引得人们哄堂大笑。化妆过程包括拍彩、拍红、定妆、扫红、元宝嘴和描眉眼几种。[2]
(二)表演的听觉特征。益阳花鼓带给人良好的听觉享受,展现出了花鼓戏的独特艺术魅力。益阳花鼓戏主要是运用小腔湾,听起来婉转动听,旋律节奏花式?化。益阳花鼓在演唱过程中还会加一些特殊的装饰方法,主要包括气振音、闪喉咙、长颤音、倚音等,确保了曲调的丰富多彩。首先,旦、丑行腔。其中旦角主要集中在高声区,旋律优美、流畅;丑角主要集中在低声区,旋律悦耳动听、协和。其次,伴奏乐器民族风味浓厚。主要是运用大筒、唢呐、大锣及笛子进行伴奏。随着花鼓戏的改革和发展,铜管乐器也被逐渐使用到花鼓戏演奏中,给人们营造了良好的视听盛宴。
(三)表演的表现特征。首先,夸张表现手法。幽默诙谐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大胆及夸张特点,共同构成了艺术形式。花鼓戏在解放前以正版正腔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花鼓戏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更多要求,花鼓戏的表演形式逐渐发生变化,诞生了戏剧式表演形式。通过花鼓戏演员一系列诙谐幽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次,故事情节的风趣幽默。通过对花鼓戏的表现情节进行巧妙安排,能够达到吸引观众目光的目的,将生活中的热门事件作为花鼓戏中的重要内容,确保了花鼓戏内容的丰富性,强化了人们的理解能力。[3]
益阳花鼓戏作为湖南花鼓戏中的重要一支,是在人们长期劳作下产生的。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了解到了花鼓戏的艺术风格及表演特征,并且了解到了益阳的传统文化。花鼓戏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融入到表演中,完成了对表演的创新,独具地区特色的方言、取材于当地的民间故事、独特的唱腔共同构成益阳花鼓戏,吸引了大量的群众。以其表演中的视觉特征、听觉特征及表现特征,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