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丝弦的语言特点

  (一)发音特点

  常德丝弦的发音就是常德方言的发音,其实,常德方言接近于普通话不过,常德话没有zh ch sh与zi ci si之分,如:普通话“你知不知道”常德话则是“你zi不zi“道”普通话“你吃饭了吗”常德话则是“你ci饭了吗”普通话“你是学生吗”常德话则是“你si学生吗”。

  (二)语言的十三辙及辙韵转化

  传统声乐艺术演唱的归韵或收音是根据“十三辙”来进行的。常德丝弦运用常德方言的十三辙来演唱在发音过程中,还出现一些韵辙转化的现象,如:普通话ie韵(乜斜辙)中声母为j、q、x的团音宇,在常德话中变韵易辙,凡介母为ǜ的撮口呼”团音字,如觉(jue)、却(que)、学(xue)在常德话里分别读“juo”、“quo”、“xuo”,均归uo韵(波罗辙)。普通话u韵(姑苏辙)中,凡声母为zh、ch、sh、r的,均化“合口呼”为“撮口呼”,归西奇辙ǚ韵,例如“朱”、“书”、“八”等。普通话中的e、o韵(梭波辙),在常德话中存在着e、o互易。o韵中,声母为b、m的原入声宇,如“伯”,读成e韵。普通话的ai韵(怀来辙),声母为b、p、m、s的部分字(主要为原入声字),在常德话中归e韵(波罗辙),例如“白”、“百”均读“be”,“拍”读“pe”,“脉”读“me”,“摘”读“ze’!等。普通话ei韵(灰堆辙)中个别原入声字,如“北”、“黑”归e韵(波罗辙),分别读“be”、“he”。普通话u韵(姑苏辙),声母为t、l、d的字在常德中归ou韵(收侯辙),例如“图”、“路”、“突”,分别读“tou”、“Iou”、“tou”。

  常德方言除十三道大辙外,还有两道“儿化韵”的小辙:小寒山儿辙,小庚新儿辙。

  (三)语言的平仄与押韵

  常德丝弦的唱词还要求讲究平仄。平仄是字的声调,汉语语音的声调分为四声:阴声、阳声、上声、去声,四声可以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在唱词中,平声仄声交错穿插使用,可以使声调变化多样,避免单调沉闷,平仄谐和。运用得当,能够使唱词的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对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常德丝弦的唱词原则上是上仄下平,因为平声是一个音的延长,把它放到韵脚上,便于行腔,具有稳定性;仄声短暂急促,不能拉长,可以推动音乐的继续发展。

  常德丝弦唱词的合辙押韵,就是按照常德方言十三辙和两道小辙,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每句或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上,使之落音一致。   常德丝弦的语言特点是其音乐旋律的基础,也是它魅力的源泉所在。对常德丝弦语言特点的认识,有利于它的继承发展,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使其继续活跃于舞台。

为您推荐

常德丝弦的演唱艺术特征

  (一)方言演唱与表演形式   常德丝弦是用方言进行演唱,而常德方言又近似于普通话,所以,常德丝弦的观众几乎没有地域之分。南方人能听懂常德丝弦,北方人也可以听懂常德丝弦。常德丝弦的唱词多取于民间故事,通俗易懂,又富..

常德丝弦的产生及类型

  常德市个风景优美,有着深厚文化的城市。常德丝弦是这个城市中一朵艳丽的牡丹。它的表演形式独特而且有魅力,用方言演唱且带有肢体表演,故事丰富多彩且有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常德丝弦产生的环境   常德是..

语文课堂语言点评的艺术和魅力

  (1)真诚的语言点评,课堂情感升温。教师在语文课堂给予学生的真诚的点评,可以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拉近师生距离,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会更加积极。   慧敏是一个乖巧、内向的女孩,她很喜欢语文,但在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一..

语文课堂语言点评的无效现象

语言新颖,简练准确

  文章有了新奇别致的语言,才有刺激读者大脑皮层之功效,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兴趣。作文语言要力求平中出奇,常中有新。这又是识字阅读教学积累后的提高,在日常阅读教学中,积累好词佳段是不可忽视的,只有量..

画面的装饰性语言

  克里姆特生活在工业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新潮思想层出不穷。克里姆特的艺术不仅受到印象主义、新文艺运动和象征主义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东方文化、欧洲中部奥地利、罗马尼亚民间艺术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在1903年克里..

“得意忘言”的语言留白

  话剧是语言的艺术,一个“话”字说明了全部。《暗恋桃花源》的语言表现力是十分出色的。通过古今、文白、悲喜杂糅创造出一种奇特的感染力和张力。在语言的表达中,留白手法的运用也时有显现,堪称“得意忘言”。以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