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社交网站对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重要特点与青年文化的特征相契合,尤其是对时尚文化有特别敏感力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他们使用社交网络不仅是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过程,也是建构自己的亚文化和活动圈子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繁杂喧嚣、多元思想共存的网络时代,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重措施,有效引领大学生树立网络规则意识,规范网络交往行为,合理利用网络媒介,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交网络的功能。
(一)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社交网络舆论动态,以开放与民主的态度加强对社交网络舆论的引导,实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培养和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大量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真实想法、思想动向,为正确引导学生的社交网络思想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深度辅导,防止一些潜在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进一步恶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交网络的自由、互动、去中心化等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社交网络时应进行沟通式交流。通过与学生进行“个体对个体”的民主对话与交流,以“平视”的角度、良师益友的姿态面对青年学生,建立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疏导”教育模式。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营造开放的舆论氛围,真正把大学生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看待,应该肯定的是青年学生大多能表达对真善美和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假恶丑和不公现象的厌恶与否定态度。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舆论引导内容的开放,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话题制造,允许社交网络舆论中“不同的声音”和“差异性”的存在,甚至与学生进行社交游戏互动,加强双向亲密互动,对其进行柔性分类引导。
(二)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认知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辨别选择能力
社交网络中存在大量的社交群体,这些群体往往都有自身的网络亚文化,当社交群体里的个体成员被已经形成的某种亚文化现象和氛围所包围和渗透时,群体内信息扩散源所发布的一些观点和话题往往会在成员间迅速传播并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力,蔓延至整个网络。这尤其表现在突发事件产生的特殊时期,由于官方权威声音的暂时缺乏和一些网民的推波助澜,许多谣言往往会愈演愈烈。青少年包括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内本身还处于心理成长成熟阶段,很容易在信息核心发布者所营造的舆论导向产生的氛围感染下,不加分辨地随波逐流地接受谣言并传播。
因此,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应当注意引导青年学生提升对海量信息的鉴别能力,着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积极引领青年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媒介获取有益信息,以更成熟的心态、更理性的思维看待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差异,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大学生应培养主体自觉意识,强化交往理性,摆脱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虚拟的交往渠道虽然释放了主体现实环境中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但是虚拟关系的游离性将会伴随着虚拟对象之间持续固定的深入交往,日益显现出主体之间交往背景的虚幻性。主体的心理焦虑从现实环境转移到虚拟对象的虚幻感上。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虚拟交往的自由性容易使交往对象随时从人际圈中消失,主体之间因其个性差异的存在而产生相互之间的隔膜感和孤独感并不会因为虚拟世界的隐匿性交往而真正得以消解。所以作为主体之一的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在进行虚拟交往时必须重新面对和审视真实的心理需求,逃避只是暂时的心理麻痹,虚拟交往最终不能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艺术专业大学生要主动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认识环境并适应环境、融入环境,勇敢地迎接机遇与挑战,依靠自己积极的思想和行动使自身尽快从SNS网站的“自失”走出,走向“自觉”。合理利用社交网络,重建交往理性,建构一个健康合乎理性的虚拟社交环境。当然交往理性也要求必须遵守一定的虚拟交往规则,大学生要明确在交往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强化自身在虚拟空间里的公德意识与法治思维的培养。艺术院校的教育者也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交往需要,针对他们的交往诉求,积极搭建交往平台,疏通阻碍,走下网络,离开宿舍与网吧,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现实交往中,形成并强化现实生活的交往理性。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