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曾说:“以儿童的作品来布置环境最适当,最有意义。”现在我们会注重创设“会说话,能互动”的主题环境。以往,主题墙的布置多是老师的事情,我们注重装饰美化教室,孩子很少参与墙面装饰,他们与墙面的互动较少。现在,我们的主题墙布置依旧是在主题背景下进行的,但是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并且以幼儿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教师主要是把孩子们的作品以合理、美观的方式呈现在墙面上。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教育内容来帮助幼儿创作。例如:在主题活动《小鸟,你好!》中,组织幼儿通过绘画或折叠各种鸟类,如啄木鸟、孔雀巨嘴鸟,等等;在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中,引导幼儿用各种折、剪、画的方式呈现水稻等农作物,以及秋天的水果;在主题活动《冬爷爷来了》中,组织幼儿收集、认识各种取暖工具,绘画冬天的雪花,等等。我们再通过幼儿的作品,合理摆放到主题墙上,使主题墙成为幼儿作品的展示场所,让幼儿真正成为主题墙创设的小主人。
幼儿整个参与到创作墙饰的过程时,兴趣始终是浓厚的,个个都认为自己是很能干的。在布置好的主题墙上,孩子们都会找到自己的作品,我们时常听到孩子们说“这是我画的”、“那个是我做的”,从他们那坚定的眼神和自豪的语气中,我们看出了他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会格外珍惜和爱护。在师幼共同创作主题墙的过程中,关系更进了一步,显得更融洽和密切。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