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是一个天主教徒,深知恬静生活的宝贵,战争的残酷,知道生命的有限,因此更加追求生命的厚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佛罗多曾经生活平静,却可以为了世间永远太平,为了世间人都能够获得恬静的生活,甘愿经历身心的磨砺。但是,佛罗多在经历了一切后,精灵王国给他一个机会可以获得永生时,他却拒绝了。在西方的宗教系统里,他们追求的不是肉体的永生,而是灵魂的不灭。经历过战争的托尔金虽然构筑的是一个魔幻世界,但却是投射的?F实主义的思想,《魔戒》所体现的人性是超越生死的范畴,无论是人类还是魔鬼,甚至是不死的精灵,都探讨着生命的意义。
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生活在16世纪的明朝。中国传统的文化讲究的是长生与永恒。《西游记》与其说是一部取经人的白描,不如说是当时世人对于功名的一种向往的体现。这是东方传统价值观念,人生在世,为的不是自我的享乐,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实现。《西游记》里唐僧背负唐太宗的重托,为东土大唐求取真经,这是东方最高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可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体现,而最终成佛修成,罗汉金身的修成,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东方人所讲究的生命的厚度是自身价值的无限延伸,如果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既定的事情,那轮回转世,注定要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使命,这是东方“宿命论”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东方对于生命厚度延展之后,的确对于生命的长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永生对于东方来说一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概念,这是东方世界里,对于生命无限延伸的渴望所造成的,现实社会里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与其说这是源于中国人更看重的是生命的长度,不如说,这是东方人更在意名声,代表着自身功绩业绩的不朽。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