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世纪以来,普赛尔与塔特的《狄多与埃涅阿斯》一直被学者们当做是英国音乐剧最重要的作品。虽然当时面向舞台表演的作品能够符合现代人舞台审美标准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但《狄多与埃涅阿斯》这部剧,依然还会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出现在舞台上,并且依然给我们感动。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歌剧他对悲剧的情景处理与现在的处理方法非常一致,产生共鸣,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的室内歌剧,这种处理方法让它仍然超越了同时期英文歌剧狭窄的限制,使其永恒。
综合来看,让这部歌剧成为不朽传奇的最主要因素当然是普赛尔用真诚所谱写的音乐。尽管这部作品完成时普赛尔年龄尚不足30岁,完全没有任何创能够作为舞台剧表演的作品有关的经验,但作品完成时,他的手法成功而老练。正因如此,激情方面的表现力,悲剧的深刻程度,不可避免性,成功地让它与后世的许多引人入胜的歌剧相媲美。从这点看来,表现人性的激情应当是普赛尔最擅长的。蒙特威尔与他在这方面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这部作品中狄多是在众多人物中形象被塑造的最形象动人,最深入人心的。这位充满戏剧性的女主角给予普赛尔非常震撼的灵感,正是如此的人物才配的上全剧中最动人的咏叹调。这部作品中,普赛尔也尝试着使用了宣叙调,这应该是他从洛克那学到的创作技巧,而且他更加忠实固有模式,正是他将英国韵文的特有重音和朗诵风格相结合,直截了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吕利在这方面则有不同表达方式。此外,合唱帮助塑造人物形象,合唱推动剧情发展,为这部作品的成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风格上面讲,这些合唱与英国牧歌有些相似,但是,其中有些段落又会使人联想到英国的民歌与民间舞蹈。
至今仍然不能确定的是《狄多与埃涅阿斯》创作日期,非常有概率是在1687年左右,而不是人们过去经常提到的1689年。另一方面,这部作品最初目的是供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消遣。詹姆士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他践踏人权,违反宪法,激起民愤,引起反叛。现在,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是,普里斯特的女子寄宿学校举行的演出已经是这部作品的重演而不是首演。普里斯特此时与宫庭的关系非常密切,此外当时允许演出时能够取舍,从而使普赛尔的这部杰作得以流传下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