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门槛低
艺术设计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显着提升。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随之而来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很多高校并不具备开设艺术类专业的条件,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理念落后,自身办学能力不合格。其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招生人数大大超过了需求人数,招生门槛也随之降低,一些缺乏艺术基础的学生也被录取。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导致学校失去自身的特色,高校专业趋同,而又缺少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的能力。长此以往,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大多数高校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学科。专业排名靠后,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不够,导致计划招生人数不足,继而学校资源分配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低,排名更靠后,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陷入这么一个怪圈。这样不仅不能促进艺术设计的进步,甚至还会导致学生毕业时因缺乏专业素养和专业技巧而难以就业的尴尬局面,这对于学校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不利的。
2、培养理念出现偏差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就业。只有毕业时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学校教育才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众所周知,艺术设计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而变化,而一所高校的学习时间,短则三年,长则四年,在这期间,可能原先的理念已经不符合大众需求,而高校由于缺乏对社会真正需求的探究,仍按原先理念进行教学,这就必然导致脱轨现象的发生。其次在艺术设计教学时,经常割裂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采取独立教学的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自己所学知识。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无法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除此之外,高校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低的问题。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