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天鹅》的色彩结构

  《黑天鹅》是一部舞蹈和惊悚相结合的影片。女主角妮娜是一个芭蕾舞演员,她和她的母亲住在一块儿。她母亲曾经也是一个芭蕾舞演员,对她有着强烈的支配欲望,对她的监督令人窒息。在又一季的《天鹅湖》公演即将来临之际,舞蹈教练突然取消了首席舞者的参赛资格,而妮娜和莉莉则成为了两个候选舞者,而这次公演中需要一只纯真无瑕的白天鹅和一只阴险放荡的黑天鹅。白天鹅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妮娜量身定做的,而莉莉也很适合黑天鹅的扮演者。于是,她俩开始了明争暗斗,在竞争过程中,她们俩却建立了畸形的友情。妮娜逐渐认识到自己阴暗的一面,甚至有时候会经常出现幻觉。最后,这次公演非常成功,但是妮娜为此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该部影片主要有黑、白、粉、灰四种色调。每个色调都象征着一类人物角色。白色、粉色是白天鹅的化身,它们象征着妮娜,而黑色则是黑天鹅的化身,它的特征人物则是莉莉、母亲和贝斯。还有一种色调,即象征着托马斯的灰色。整部电影是围绕着妮娜的现实、幻觉和梦境逐步展开的,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进。

  故事的发展是从妮娜的梦境展开的,在黑暗笼罩下,一束白光照射在妮娜身上,妮娜穿着白色的芭蕾舞裙在舞台中央独舞。然后镜头就切换到一名黑衣舞者的身上,黑衣舞者摇身一变,出现了一个黑魔王,而妮娜的舞蹈也达到了高潮阶段。接着,黑魔王退下去了,舞台上只留下白天鹅的身影,在白光的照射下,愈显得孤零零的。通过这种黑白色彩的交替运用,使整部影片的氛围也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相互转换。

  梦境结束之后,镜头来到了妮娜的卧室,卧室的色调是粉白色的,妮娜的睡衣、被子甚至她的枕头都是粉白的。然后出场的就是妮娜的母亲,她为妮娜端来了早餐,就连餐盘中的水果都是粉白色的,“好漂亮啊!”妮娜不禁感慨道。但是,我们如果能够用心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在这种充满温馨的白色氛围里,却渗透着那么一丝凄冷的黑色。如枕头和被子上些许黑色花纹。而妮娜睡醒时,脑袋正好被黑色花纹所围绕着。母亲是妮娜最亲近的人,然而母亲的衣服却也是黑色的。妮娜接到母亲的电话时,在手机粉色的背景衬托下“MOM”三个字母显得格外的黑。在这种粉白色背后隐藏的莫名的黑色,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害怕。妮娜平时出门时穿的衣服都是粉红色的,包括她的围巾,而舞蹈大厅的大门却是黑色的格调,还有里面的装饰,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当妮娜来到舞蹈大厅时,在黑色笼罩之下,仿佛即将要被魔鬼吞噬似的。   妮娜曾经在地铁中看到莉莉黑色的身影,而在她回家的路上,她再一次看到了那个身影,但是这一次竟然看到的是自己的身影。这是妮娜第一次出现幻觉。这暗示着在妮娜的潜意识里存在另一个自己,而莉莉身影的出现,把她潜意识中的另一个自己逐渐唤醒。影片中妮娜被选为了“天鹅皇后”,但是自从她被选为“天鹅皇后”以后,她的粉红色围巾就再也找不着了,这可能是小鸟开始换毛的象征吧。妮娜抵挡不住托马斯的诱惑,最后却又被托马斯无情地抛弃,妮娜还曾为此事坐在镜前流眼泪。就在此时此刻,粉白色的围巾再次出现了,这暗示着现在的妮娜已经不知所措,又回到了以前的那个弱不禁风的小鸟状态了。

  当妮娜不断出现幻觉时,她的舞裙从白色变成了灰色,她在家中经常穿的衣服也都变成了灰色,包括她的睡衣。灰色已经逐渐成为了她的生活世界的主色调。莉莉曾经在酒吧里送给了妮娜一件性感的黑色小背心,而妮娜却把它穿在白色的上衣的外面。在妮娜喝下一种能够使人产生幻觉的药物之后,妮娜的衣服完全地变成了灰褐色,而灰褐色在影片中正好象征着托马斯,而也正是托马斯蛊惑妮娜尝试在黑天鹅和白天鹅两种角色之间进行转换,而且也正是他蛊惑妮娜去寻找并释放另一个自己。

  灰色是白色和黑色的中间色,是白色向黑色的过渡。在电影的后半段频繁出现各种灰色,预示着白天鹅正在向黑天鹅蜕变,也即妮娜心里那个潜意识的自己正在逐渐苏醒。

  最后的那次公演将影片推向了高潮。首先出场的是白天鹅,它恍恍惚惚地出来了,并开始与黑天鹅争吵,最后黑天鹅打败了白天鹅,白天鹅毁灭了。这些画面有的是妮娜的幻觉,而有些则是现实的写照。影片最后,黑白两种色调交替出现,但最后一幕最终定格在了黑色布景中缓缓下落的白色垫子以及垫子上面的白天鹅。这正好与电影开始黑色笼罩下的白光照射中独舞的白天鹅遥相呼应。在经历了黑天鹅向白天鹅蜕变这一过程后,妮娜又变成了开始的那只白天鹅,但是现在的这只白天鹅已经不是以前那只抑郁、懦弱被压制的白天鹅,那个潜意识的妮娜彻底醒了,但她付出的代价却是原来的那个妮娜毁灭了。

  影片中的四个主色调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转换,不同颜色的流动,反映出来的正是人物内心世界及精神状态的变化。该部作品中既有色彩的客观性选择,又有色彩的主观性创造,其目的就是使色彩结构的变化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步,进而观众可以根据色彩结构的变化来审视影片的精神内涵。

  

为您推荐

电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

  (一)审美趣味的媚俗化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其商业化的特征决定了电影艺术必须要倚重市场,通过媚俗的方式讨好大众以谋取利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当代电影制作的根本价值目..

电影艺术的内涵及优势

  (一)电影艺术的内涵   1.电影艺术的含义   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说明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启示

  (一)角色造型应该贴近现实生活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对角色性格的塑造,并且在塑造时要贴近现实生活,使动画角色生命化,让观众感受到动画角色鲜明、立体的性格特征及优缺点,进而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创作者..

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形态特征

从本质上诉求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性

  以往谈及艺术的篇章数不胜数,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微电影的艺术性,在这方面论述的是少之又少,仅有的论述也只是从艺术性浅层方面反复论说微电影的创作或是传播需要艺术性,更应该加强艺术性,在此就目前我国微电影的..

微电影艺术灵魂的考究

  “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2]电影的取材都是来源于自然或是社会生活,其导演不可能凭空想象就能创作出电影,对于微电影的创作也是如此。而微电影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管微电影的创作怎么高于生活,它总有..

微电影本质溯源的遵守

  人固有本性,更何况是作为物质现实再现的微电影。德国着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物质现实的还原”[1]这个命题中阐述了电影的本性。这是在电影的摄制中给出的观点,是从一个电影创作的角度提出的本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