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帕克的生平
杜帕克1848年出生于巴黎,1933年2月12日卒于蒙德马松。弗兰克是他的钢琴、作曲启蒙老师,随后,他一边跟着恩师继续学习,一边开始研究法学知识。从1869年开始,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拜罗伊特居住过。在拜罗伊特居住期间,他接触并研习瓦格纳作品,因此受其影响,在艺术观上转向德国式的艺术理念。杜帕克自20岁起开始作曲,早期创作的乐曲就使其声名鹊起,也正因为如此,年纪轻轻的他就被国家乐团纳入麾下,逐渐成为一名热衷于音乐事业、不知疲倦的乐团活动组织者,他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在国家乐团工作期间以钢琴或管弦乐伴奏完成的。从弗兰克那里,杜帕克接受到的是偏向德国式的音乐,他的工作室中陈列着巴赫、贝多芬、舒伯特、格鲁克、舒曼、弗兰克、和瓦格纳这些大师们的画像;他与丹帝( D Indy)一直联系,后通过与李斯特、瓦格纳的相识又激发了杜帕克音乐上亲德的倾向,他对德国有着难以表达的赞美之情,视德国音乐为当代音乐之源泉;1870年法德对立,杜帕克这个曾经疯狂热衷于德国音乐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脆弱的爱国者,强烈的背叛祖国的自责使他无法自拔,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将他从创作的路上拉了下来。肌体上的损伤伴随了他半个世纪,最终使他丧失了多种能力:患广场恐惧症、心理平衡能力紊乱、梦游、听力损伤、逐渐丧失了各个内脏器官的功能,最后近乎失明。自此以后,这位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极高的音乐家再没有一首作品问世。 (二)杜帕克的创作风格
杜帕克的艺术歌曲题材较为广泛,均选用当代法国着名文学家的诗词。音乐风格多变,从未完全脱离李斯特、瓦格纳和弗兰克的传统,在创作上既有浪漫派的激情、自由与活力,同时运用半音化、远关系转调和变音来表现忧伤、悲恸、爱情、怀旧、回忆等情感,达到了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惯常使用的持续低音和短小的动机,还用扩展的转调和依诗句停顿形成的不规则的乐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杜帕克的音乐不是纯供享乐的艺术,而是一种使人动容、令人惊异、给人以强烈震撼的乐章,这才是杜帕克独一无二的音乐:来源于灵魂和内心情感的乐章。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