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俗唱法的风格及特点

  通俗唱法演唱起来非常的简单、方便,由于演唱起来非常的简单,其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也受到了很多人们的喜爱。通俗唱法用非常简单纯朴的音乐形式和直白的歌词,展现出来的情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展现出来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反映出来人们的喜怒哀乐,传递最真实的情感,也是由于这些特点,更容易让听众接受并产生共鸣。通俗唱法讲究随意性、追求乐感、特色和个性,强调即兴创作和自然发挥,在演唱模式上也比较固定,每个人都能够演唱。

  通俗唱法在演唱上的口语化,就是在说话的基础上演唱,发音靠前,吐字上要讲究,让人们感受到就像在和自己对话交谈一样亲切自然。通俗唱法比较注重唱法上的不拘一格和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所谓自然的声音就是没有经过训练和调整的声音,包含有沙哑破裂声、轻声、喊声、直声等等,歌手在演唱时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扬长避短。通俗歌曲的演唱对话筒有着很强的依赖,话筒的音量可以自由的调节,特别是在演唱气声、轻声的歌曲以及用轻柔的语言表现出内心的一段独白时,如果离开了话筒,就无法表现出歌曲想要展现的内涵。

  通俗歌曲在演唱时注重个性,歌手们自己的特有的演唱风格也展现出通俗歌曲的多样性。通俗唱法在咬字上要求和说话一般的自然,气息流畅,用电声扩音来解决共鸣的问题。通俗唱法言语上非常朴实,贴近人们的心灵,有时有意识的在以字行腔声时松弛,先气后声、气声相互融合,给人非常自然的感觉。通俗唱法在运用共鸣体的时候伴有一定的随意性,为了展现嗓音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胸腔共鸣,有时候几乎接近耳语,但是对于大部分通俗歌手而言还是使用的口腔共鸣,没有了麦克风,原声一般就会丧失共鸣。通俗歌曲演唱一般是在自然声区之内,在唱法上更像是说唱,在声音和乐感上注重个性化。在咬字上要和说话一般的自然,不需要考虑共鸣的问题,也不需要像民族唱法一样注重声韵,但是效果上看,咬字也并没有不清晰。咬字主要的部位是口腔、唇、舌、齿,语言上要求个性,结合歌手自己的特点演绎出自己的风格。

为您推荐

不同时期中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风格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既秉承了先贤们艺术创作上的优点,又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并且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的创作追求自由,撬动了古典创作形式刻板的状态。   (一)贝多芬的早期音乐创作..

民族地域风格的前景

  人类骄傲地跨入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域经济文化日益融合。同时解决由于融合导致的文化趋同和单一文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现代设计能否延续独特性和丰富性,不仅需要科技和信息,更需要人类传承了几千年的..

民族地域风格的延续

  风格形成是特定时空与人类互动留下的心理积淀,是文明探索创造的集体记忆的结晶。民族地域风格要形成风气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1、设计师的责任――唤醒民众对民族地域文化的认知   环境艺术是空间处理..

谈林黛玉形象的风格之美

地域民族风格的觉醒

  受科技生产力的影响,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促使形成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同时造就了璀璨的人类文明,体现在建筑环境领域,各民族依据地域特点和民族审美取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建筑样式。一个区域和城市的魅力和特色..

《夏洛的网》文学翻译――对儿童文学原作风格的尊重

  儿童文学的翻译要始终尊重原作的风格,以儿童的口吻赋予译文纯真、童趣,使其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语言表达习惯。任溶溶在翻译《夏洛的网》时,以儿童读者为翻译目标,使翻译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做到了..

《芙蓉锦鸡图》的艺术风格

  (一)《芙蓉锦鸡图》分析   唐代中晚期的中国花鸟画是借助花鸟抒发画家的思想及感情,要在真实地描绘客观景物对象的基础上,更生动地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他们所隐含的精神气质,从而能够更准确的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