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兴寺双塔砖雕的题材内容

  砖雕历史悠久,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到了宋代,砖雕的规范形式第一次被记录在《营造法式》之中。北宋时期的砖雕成为墓室壁画和佛塔的装饰品。而比北宋建国较早的辽代,其砖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雕刻技法由浅浮雕转变为半圆雕。

  1.砖雕塔饰的分布

  崇兴寺双塔为东西对峙,相距43米,形制相同。东塔高约43米,西塔高约42米。崇兴寺双塔由基座、塔身、密檐、塔刹四部分组成。砖雕塔饰最重要的部分集中在第一层塔身较为平整宽大的地方。这里集中雕刻了主佛像、胁侍菩萨、飞天及宝盖,尺度之宏大,内容之丰富细腻,是崇兴寺双塔砖雕塔饰之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其次就是塔基须弥座。基座形制的规律性较强,不但采用多层重叠的须弥座,还常常加入传统的台基、斗拱和勾栏,稳重而华丽。而且须弥座束腰部分的壶门雕刻有伎乐、菩萨以及供养人等形象,姿态各异,形态逼真。

  2.塔身的雕饰

  崇兴寺双塔的第一层塔身通高5.65米,每面宽5.05米。塔身每面正中有一砖砌拱形佛龛。佛龛内设有须弥座,上置仰莲台,台上雕有一尊坐佛,结跏趺坐,佛像面相丰腴,神情祥和,身着袒胸衲衣,后面雕有火焰式背光。?拱拱眉上雕有缠枝蕙草纹,中间雕有兽面纹。双塔佛像多为密宗佛像造型。一塔各佛皆着宝冠,另一塔各佛则均戴螺鬓。佛龛两侧各立一胁侍菩萨,菩萨双足踏莲花墩,头戴宝冠,头后还有圆形背光,面相丰满,眉眼细长。上身着天衣,下着长裙,佩戴璎珞、臂钏、腕镯等。每面塔身的胁侍菩萨造型多变,或双掌合十,或捧盘,或持莲花,或持如意,身材修长,神情端庄。佛龛和胁侍菩萨上方都有宝盖,在佛龛大宝盖上方两侧各有一飞天。飞天或头戴花冠,或束花髻,或额前出尖发髻等,上身赤裸,下身穿罗裙,赤足,飘带从一肩飞起,绕过头部上方,向后飘扬。两侧飞天左右对称,但塔身每面的飞天又形态各异。飞天有的一手上举,一手下垂托盘;有的双手合掌,神情肃穆;还有的身姿轻盈,似在空中起舞。东塔飞天平直而头内视,西塔飞天均下俯而头外视。

  3.基座的雕饰

  基座由台基、塔座两部分组成。每座砖塔的台基共有八面,每面长7.6米,高3米。此台基根据形制及记载分析应为清光绪时维修遗存。塔座由须弥座、平座、莲花台三部分组成。宋代《营造法式》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崇兴寺双塔的须弥座为双层,其中以须弥座束腰部分的雕刻最精彩。束腰的壶门位置刻有许多乐伎、舞者、菩萨和供养人等形象。虽然雕刻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残缺,但还是能看出乐伎的动作,或手持笙,或手持笛,或双手抚琴,或怀抱琵琶,或手拍腰鼓,皆作演奏状。壶门两侧刻有供养人,有些供养人形象带有契丹人特征,身着紧身长袍,腹部和胸部各系一条丝带。中间壶门设有菩萨像,结跏坐于莲台之上,身着天衣,有头光。上层须弥座束腰转角处置角柱,角柱上雕龙纹,角柱两侧有负重力士。力士身材魁梧,上托普拍枋,形象生动,肌肉的线条清晰可见,仿佛砖塔的重量全都压在身上一般。须弥座底层也雕有壶门,壶门里面各有一卧兽。卧兽仰首挺胸,嘴微张,獠牙外露。

为您推荐

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内容

  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建设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地点、场地条件和配备的实验设备及用具等条件;软件建设主要包含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力量的配备以及..

电影《黑天鹅》相关内容概述

  《黑天鹅》整部电影展示了一个芭蕾舞演员的心路历程与成长轨迹。在电影《黑天鹅》中,塑造了一个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妮娜。影片讲述了纽约剧团打算要重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而当时正值舞团的前领舞Beth离去,整..

“白派”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内容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白派”传承与发展,要以内容为载体和依托。具体来讲,“白派”传承与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塑造人物形象。所有戏曲流派的“最高任务”,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白派”也不例外..

主题充盈实验性,内容体现民俗性

丰富的题材和内容

  从两京地区发现的三十一座壁画墓来看,壁画的题材和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汉墓壁画所具有的。概括起来这些内容和题材可分为两大类:1.引魂升仙、天堂仙界和镇墓避邪的内容。2.历史故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经历的内容。第一类..

当前我国实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总体意义

  (一)主要内容   提到我国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首先想到的就是对公共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建设,没错,我国无论推行哪种政策,其主体一定都会是人民群众,?@是千古不变的内容[2]。只有充分的结合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地位,才能将此..

唐卡的主要内容及文化传播功能

  诸佛菩萨、教派祖师高僧、观音度母、密宗本尊,明王护法,佛传及佛本生故事及坛城图等在唐卡中最常见。通常佛有“寂静相”和“忿怒相”两种变化。“寂静相”表现慈祥平静,姿态端庄,面如满月,眉清目秀,身材匀称,端坐莲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