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园林空间建构方式与现代空间设计的互通

  (一)现代室内空间中苏式园林空间营造手法运用的分析

  苏式文人园林通过借景、分景、隔景等空间营造手法来塑造园林空间的层次和景深。

  1.借景

  借景本质上是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将其它空间的优美景致借用到现有空间中来。此种手法能增加园林中景物的内容,丰富空间的层次,加强内外空间的呼应,拓宽园林固有的空间,使空间突破有限达到无限。借景手法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形式。明代造园家计成在所着《园冶》中指出:“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所谓“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可见,借景是园林构景中采用的典型手法。

  在当今室内空间设计中,借景表现在室内空间对室外空间的渗透上,表现在对建筑场地外环境的关注上。如,苏州同明装饰公司(醋库巷)(图3),由于地处苏州文化古城,受地域文化影响,其室内设计追求塑造苏州园林般的空间氛围。因建筑恰巧临池,它简化了室内表面装饰,顺其地势巧妙利用了这池水面,将其延伸进室内,植上睡莲、养些锦鳞,并在室内走道空间铺上透明的玻璃,在玻璃下水中鱼影穿梭、若隐若现,人行室内如踏水面,使得室内气氛自然灵动。   2.分景、隔景

  分景、隔景是通过分割空间:一为体现欲扬先抑,扩大空间之感。以苏州留园入口空间处理为例,通过分景、隔景先使入口布置得狭窄漫长、视域狭小,直至“古木交柯”、光线逐渐明朗,透过漏窗隐约可见窗外的山水花木,再绕过弯去,顿使人豁然开朗。此法扩大了心理空间,也使空间变得饶有趣味。二为故意将主景隐去,营造含蓄美。此法使得园中景色不至瞬间尽收眼底,起到欲露先藏的含蓄效果。三为增加景色层次,体现空间深邃之美。“庭院深深,深几许?”正是诗人对此种意境发自内心的感受。在苏州留园鹤所的东景区,借粉墙把空间分隔成若干小院,并在墙上开门洞与漏窗,人的视线可以穿透一重又一重的门洞、漏窗自一个空间看到一连串的空间,从而产生极其深远、不可穷尽的空间美感,塑造出景愈深、心愈幽、境愈醇的意境。四则通过透空的门洞、漏窗、空廊而使被分割的空间相互渗透,造成“围而不隔,隔而不断”之意境,使得原本静止的空间在游走顾盼中流动起来,产生“步移景异”之美。

  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也可以运用现代材料,借鉴上述空间营造手法。如,苏州加城国际销售中心的室内设计方案,在空间中强调了景深层次,通过半通透的木格、朦胧的纱、层层的圆窗使得室内各空间自然通透,在面积不大的空间中巧妙地表现出优雅的节奏韵律、强烈的空间层次,达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和心幽境醇的意境追求。又如,王琼先生在南京金浦滨江会所的设计(图4),他在客房过道中设置花罩,既限定了空间,又将卫生间洗漱区部分为对景之用,从而在有限的客房空间中塑造了中式的独特审美,增加了空间景深的层次。

  3.框景、对景

  李渔曾对框景手法有这样的评价:“尺幅窗,无心画。”计成在《园冶?园说》中也道:“刹宇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框景手法从大范围来讲即为借景,由于它要通过借景在园林空间中形成别具一格的绘画装饰效果,所以在这里单独列出进行分析。框景以窗、门、罩等空间划分构件为框,对室内外景致有组织地进行裁剪,框入相对的邻景,造成如画的感觉。其常与对景手法结合使用。对景常是在框景――门、窗、洞口等特定视点,从一空间眺望另一空间的特定景色。对景能否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与框景的选择和处理有密切的关系。框景所组成的景色画面,构图必须完整优美,视点、门窗、洞口和景物之间为一固定的直线联系,形成的画面基本上是固定的,可以利用门窗、洞口的形状和式样来加强其绘画感的装饰性效果。为了营造出多变的框景景致,在文人园林中,门窗与洞口的形状样式往往设计成千姿百态、各式各样。而且,造园家为了能获得最理想的画面,往往在框与景物对象之间的距离和方位上绞尽脑汁、反复推敲。如,苏州拙政园东部从枇杷园门看“香云蔚亭”,或自“别有洞天”看“梧竹幽居”都是门洞框景对景之佳作;苏州网狮园“竹外一枝轩”是轩窗框景的成功之作,粉墙上开有两个方形空窗,从窗框上可以看见“集虚斋”小院的竹丛犹如一幅写意竹图,很有“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的意境。

  在中式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方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的门、窗、洞样式,但它们往往徒有其表而无实质内容可言。这便是很多以中式风格为表现主题的室内设计,只留其形而失其味的根本原因之一。

  苏州博物馆新馆,对框景手法的运用极为娴熟、恰当,是真正能在现代空间中体现出有景可对、框景如画的室内设计的优秀典范(图5、图6)。在庭院空间的特定位置,设计师刻意布置了几棵姿态优雅的树木,作为室内框景、对景之对象。在室内走道空间的墙面上,设计师利用连续的几何六边形取景框,框其刻意设定的画面于室内,让人们在驻足停留时可以欣赏它们特定的画意美,在行走时又具有强烈的移步换景之感。于是,室内空间便在这如画的动、静之间顾盼生动起来。

  (二)现代室内空间中苏式园林空间序列运用的分析

  园林中各部分空间之间的联系,是建立在一定秩序基础上的。苏式文人园林在空间中融入时间概念,将三维空间四维化,空间追求时间性的步移景异之美。随着时间与空间的依次向前推进,通过精心设置的空间序列,观赏者被其引导,渐入佳境。在园林空间序列的安排上,往往遵循“开始――引导――高潮――尾声”的序列安排。苏州留园空间序列就是典型的例子。园林空间序列是造园家以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为前提,在各空间的重点部位设置景观,使人们不仅能在空间中某些固定点可以获得较好的静观和动观效果,而其在行进的过程中能把各个精心设置的景观连贯起来,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序列方式一般可以概括为串连式和辐射式。由于园林空间的复杂性,空间结构中常常将两种序列并存使用。在当今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同样可以在确定了表现主题后,运用“开始――引导――高潮――尾声”的序列进行安排,在空间中仿照园林在流线上或转折处设置暗示,引导人们跟随安排好的空间流线行进。但在空间序列的表现方式上,由于现代建筑中受到场地和功能的限制,园林空间单间序列往往难以在室内平面上转化,此时,可以尝试利用纵向的设计思路。在纵向建筑室内空间中,文人园林空间组织中的水平路线可以演变成符合功能和空间限定要求的纵向路线。这时,空间的水平界面代替了侧界面,形成空间的联系和渗透。同时,室内楼梯自然转化成了园林廊道,成为空间联系的路径。由于现代室内空间功能的复杂性,在室内设计中也应像园林一样,运用多种空间序列方式,不同的功能分区采用不同的空间流线,并且这几种序列在不同层次上相互叠加,可以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的、有趣味的现代室内序列。运用这些方式,可以带动人们逐渐沉浸在精心设计的室内空间流线中。

  (三)现代室内空间中苏式园林意境的通感表达

  苏式园林空间营造除了满足视觉感官以外,还充分考虑了听觉与嗅觉的美感体验。这种通感化的感官表达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浪漫、细腻的性格体现。

  1.听觉体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独坐窗前听风雨,雨打芭蕉声声泣”、“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些流传至今的经典古诗词,充分表达了声音在空间中的气氛烘托作用。在园林的空间布置中,更是有专供听觉体验的场所,在这里,庭院的选址以及周围植物的配置尤为考究。如,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图7),别致的轩堂选在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这里芭蕉、翠竹、荷叶都有,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而在当今的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模仿古人布局营造之苦心,来设计户外植物的搭配;亦可以在一些酒店、会所空间中,运用现代音响技术,考虑一些模拟自然的背景音乐,使得空间在听觉感官上得到传统中式的体验。   2.嗅觉体验

  常说“闻香识女人”,人类对气味的判断是其动物性的本能反映。气味是人们辨识事物的重要凭借之一,也是人们记忆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巧妙地运用了这个重要的感官体验,让空间营造充满浪漫与诗意。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它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别有一番意境;而园中的雪香云蔚亭则是冬季闻香的一个好去处。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冬季赏梅,亭旁暗香浮动,又称冬亭。在当今某些中式精品酒店的设计中,就采用了传统的嗅觉体验设计。一入酒店,其空间就能闻到特有的、别致的香味,让身处其间的客人在感到心情愉悦的同时,也留下长久的嗅觉记忆。可见,嗅觉气味正在成为高档品牌酒店的另一个隐形Logo(标志),从而使这些酒店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除了视觉标志,还有浪漫的嗅觉感受。

为您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形态上的应用   形态,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对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进行表达,在艺术造型中通过几何以及有机的对符号的线条和色彩等等进行处理,加上一定特殊的含义,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色彩。在不同的地..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它包括图腾、书法、汉字、绘画、剪纸、刺绣等等。传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多样丰富性以及民族乡,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帮助我们..

气与韵是琵琶演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现方式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是以单线条旋律发展为主的。要做到指与音的和就离不开气与韵搭配。这两方面在琵琶的演奏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气也就是气息,气息的运用对于作品的演绎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琵琶演奏中,气息影..

刺绣的现代应用

秦汉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独特,造诣之高令现代人津津乐道。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至今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艺术宝库,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取其精华,加以弘扬   秦汉时期装饰艺术表现主题上..

书籍装帧设计的要求

  (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人们对书籍的第一感觉首先是通过书籍的外观传递的。因此,书籍的装帧设计首先应该突出审美性。书籍的包装应该能够给读者美的心理感受,并且通过书籍的外部包装向读者传递出书籍要表达的..

书籍装帧的包装设计

  (一)书籍的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的封面是读者了解书籍大致内容的“窗口”。因此,书籍的封面设计所要表现的意境要和书籍的内容一致,向读者传递出书籍的内涵。比如,在对书法题材的书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