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的演唱

  (一)发声方法简述

  首先,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而不是传统的自然胸式呼吸方法。用传统的自然胸式呼吸方法来演唱时,会感觉声音有些许“飘”,而这种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会让你在演唱时的声音更加结实,更有着力点。这首歌的的节奏较快,因此,换气是非常重要的。在什么位置换气,如何换气都要在实际演唱中慢慢去体会,去琢磨。

  (二)方言的探索

  这首小调全曲都是由扬州的方言来演唱的,因此对扬州方言的探索对演唱这首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声调的平仄。

  扬州本地的方言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都存在。在平声当中要注意的是经常把一些阳平读成阴平。如:“白”字应该读成阴平。不仅如此,很多字的声调在扬州话中都会读成阴平声。如歌词中的“早”、“下”、“露水”、“麦”、“叶子”、“有”等字都应该读成阴平声。这也造成了扬州方言比较轻柔的特点。另外,扬州方言中存在很多的入声,即很短的调子,这在普通话里面已经不存在了。如歌词中的“起来”、“点”、“叶子”、“七”、“有”等字都应该读成入声,发音短促而快,外地人听起来有种含糊不清的感觉。

  (1)平翘舌不分。

  在扬州方言中是没有翘舌音的,所有的翘舌音都读成平舌音。如歌词中的“水”字应该发“sui”,阴平声调。还有“晨”字、“石”字等都是发平舌音。另外,读声母“r”时,舌头也不卷,直接读成“L”。如歌词中的“人”字应该读“len”,上声音调。除此之外,很多边音和鼻音也是不分的,鼻音和边音相互混淆。如“扰”字就读成“lao”,“连”字读成“nian”等。但歌曲中的“露”字是边音,没有混淆。

  (3)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

  这也是扬州方言的特点之一,在他的方言里后鼻音和前鼻音混在一起,很多时候都是把后鼻音读成前鼻音。如歌词中的“青”和“情”字都读成“qin”。但在“an”和“ang”还是分的很清楚的,这一点不同于江淮地区的其他某些地方,如淮安市的涟水县、连云港的灌南县等,总是把“an”和“ang”颠倒。如豆浆会读成“dou jiang”、时间会读成:“shi jiang”等。

  (4)口腔的把握

  把握扬州方言的重要一点就是横咬字。形成横咬字的原因是扬州方言里的声母力度较大。口腔的前部过于用力、嘴部比较横。口腔的后部没有完全打开,空间小而又瘪。这就使得在说扬州的方言时,位置较靠前,音的力度稍大,发音时间短,语速较快。歌词中很多字都是这样的,如“早”、“下田”、“露水”、“麦苗”、“有情”等字都是这样。要想准确的把握扬州方言的腔调,就必须去多听当地的方言,经常模仿它的发音,找到它的规律之后就很容易把握了。

  (三)地方韵味及情绪的把握

  要把握这首歌的韵味,首先大致要了解扬州的生活作风,风土人情等等。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一个河流环绕的水乡城市。《杨柳青》描写的是扬州人民清早下地干活时那种喜悦、悠然的心情。仿佛几个人边走边和,偶尔开开玩笑,俏皮而又欢快的走向自家的农田。

为您推荐

《杨柳青》的音乐特点

  (一)歌曲简介   《杨柳青》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一首独具特色的民歌,它的旋律明快而又活泼,节奏简短而又跳跃,填词热情洋溢又不乏幽默风趣,是扬州最受欢迎的民歌之一。虽然篇幅较之于一般歌曲来说,稍显简短,但因其独特的乡..

杨柳枝词②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

清萧晨杨柳归牧图②

  【名称】清萧晨杨柳归牧图   【类别】中国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不详   【简介】   绢本,设色。   《杨柳归牧图》轴,表现春末夏初景色,学宋人画法,画面江干老树,..

杨柳鸣禽图②

杨柳浴禽图②

【名称】清杨柳浴禽图   【类别】中国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杨柳浴禽图轴,纸本水墨纵119厘米横58.4厘米。此幅是前幅《》的变体。八哥的姿势画..

折杨柳②

  【标题】:折杨柳   【年代】:唐   【作者】:   【体裁】:乐府   【内容】:--------------------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杨柳青②

1.苏北民歌  歌词:   早(啊)晨这个 下(啊)田 露(啊)水多nia,   (嗬嗬依嗬嗬),   点点露水润麦苗(啊)。   杨柳叶子青啊nia,   七搭七呢嘣啊nia,   杨柳石子松啊nia,   松又松nia嘣又嘣nia,   松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