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与西洋歌剧相融合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民族歌剧,他在借鉴西洋歌剧表现形式的同时加入了典型的民族特色。因其有着十分深厚的民族音乐功底和丰富的歌曲创作经验,为歌剧伤逝的成功问世奠定了基础。

  居其宏所说:“追求歌剧音乐的交响性,立体化写法,就意味着追求歌剧音乐戏剧性,充分调动各种音乐形式(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和乐队音乐等各种声、器乐手段)来推进情节发展、展开戏剧冲突、抒发人物情感、刻画歌剧形式,也即皈依‘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这一美学原则。”①施光南正是以这样的美学原则为目标,走在探索中国民族歌剧的交响化的大路上,以及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等形式,这一创作理念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的民族情结,反而通过西洋创作方法达到了强化音乐民族性的效果,例如《伤逝》的主题咏叹调《紫藤花》的二重唱,经典片段《不幸的人生》都具有民族风格的音调来表现,这种特色的创作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结语

  歌剧《伤逝》是我国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可以说是我国歌剧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他在创作上充满新颖性,《伤逝》是在中国传统音调的基础上,把西洋歌剧的创作方法加以运用,打破了它创作之前中国歌剧常用的“话剧加唱”的创作手法,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体现了《伤逝》在其创作上区别于其他歌剧而独有的魅力。

  注释:

  [1]居其宏.从《伤逝》到《屈原》简评施光南的歌剧创作[J].《人民音乐》,1999(6)

为您推荐

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意义

  所谓“多层面发展”,泛指多种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所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的形势。当我们用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眼光去重新审视当今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时,我们会发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南各民族群众对舞蹈的..

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可行性

  云南民族舞蹈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形成异彩闪烁的多样性的风格传统。音乐舞蹈在云南各民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构成着名滇文化的一个光彩夺目的组成部分。云..

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现状

  马克思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或地区舞蹈艺术的发展总是随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因此,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云南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云南..

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审美的思考与研究

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创作的分析与把握

  在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它将钢琴艺术的技巧本身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得其民族音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凝练与升华。这些钢琴作品我们如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民族特色

  中国民族色彩受其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中国民族传统用色多为鲜艳明亮的色彩为主,且多用强烈的对比色,即现今被很多人视为“大俗”的颜色,然而,“大俗即大雅”,在现代设计盛行的黑白灰与近似色日显单调的今天..

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重要意义

  首先,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观念也不断变化,对于美的欣赏和追求都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体系,同时构建出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